真正該用全力做的工作其實只佔20%!當個「差不多就好」的人,擺脫加班、不再內耗

為了養活自己,我們不得不上班賺錢。但看看職場上的同事,為什麼有人天天都能準時下班,工作績效又好;看看自己,為什麼每天累得跟狗一樣,但事情都做不完。日本作家吉田幸弘曾任職於外商公司,以經理人的身分成功讓自己及部下的工作量大幅減少。後來寫了《最強工作習慣:高產出的人做的事跟你不一樣》這本書,以自己帶隊的經驗,分析「準時下班」的人工作時的特徵,幫助大家擺脫加班地獄!


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的A,是個做事追求完美的人。不管是製作企劃書、整理單據還是寫報告,總是全力以赴,從來不曾敷衍了事。但也因為這個原因,他每天都必須加班,搞得自己身心俱疲,逐漸喪失了精力與幹勁。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畢竟人不是機器,沒辦法一直全力運轉。就像打棒球一樣。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的先發投手,也不可能從第一局到第九局都全力投球。要是這麼做的話,肯定還不到第九局就會因為精疲力竭而頻頻失分。

因此真正一流的投手,只會對第三棒、第四棒這種強打者使出全力。至於比較不具威脅的打者,就會故意讓對方把球打出去,再靠守備使其出局。如此一來,才能以最少的球數將打者解決掉,避免消耗過多體力。

圖片來源:《請輸入檢索詞WWW》
圖片來源:《請輸入檢索詞WWW》

工作總是提早結束的人,必定都是「差不多就好」的人。

職場上的情況也一樣。沒有人是從一大清早就賣力工作直到下班。就算星期一的時候勉強還能支撐,到了星期四大概就累垮了。而且如果每一件工作都要追求完美,除了體力難以負荷之外,時間也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每天熬夜加班,時間也不夠用。

因此正確的工作態度並不是完美主義,而是「差不多就好」。所謂的「差不多」,指的並不是偷懶或是任憑商品有瑕疵卻置之不理。正確的意思,應該是「適可而止」。將工作依照重要程度進行取捨及排列優先順序,也是相當重要的訣竅。

圖片來源:《代理公司》
圖片來源:《代理公司》

真正應該用全力去做的工作只占20%

你聽過所謂的「八二法則」嗎?這個法則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所提出,所以又叫作「帕雷托法則」。原本的意思,指的是「八成的利益來自於兩成的客戶」。但其實這個法則也可以套用在工作上,也就是「八成的工作成果來自於兩成的重要工作」。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只把精力投注在真正重要的兩成工作上。至於重要性比較低的其它八成工作,只要做得差不多就行了。

「動腦」的工作就是那兩成的重要工作;
「動手」的工作就是重要性比較低、差不多就行的工作。

工作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動手」的工作,另一種則是「動腦」的工作。
・「動手」的工作如製作單據及寫報告。
・「動腦」的工作如製作企劃書及構思下一期的商業策略。

以出差的報告書為例,這種報告書根本不需要插入圖表,甚至沒有必要思考版面美觀的問題。只要寫清楚這次出差的成果、未來的展望,以及希望告知同事們的訊息就行了;在公司內部使用的文件,就是依照公司規定來寫,不要有所疏漏就行了,此外不必太過講究。

有些人光是製作一份會議紀錄就會花上好幾個小時,把每個人的發言都寫得一清二楚,但這麼做根本沒有意義。只要記下「會議決定採取什麼行動」、「執行者是誰」、「開始執行的時間及期限」、「期中確認狀況的日期、時間及確認方法」就行了。缺乏生產力的工作,都是「差不多就好」。只要不影響其它工作的進行,就不必太過在意。

至於製作重要的企劃書、思考商業策略、聯繫重量級客戶等等的工作,則當然是全力以赴。只在真正重要的時候,才拿出自己的全部實力。能夠做到這一點,才能稱得上優秀的商業人士。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書名:最強工作習慣:高產出的人做的事跟你不一樣
作者:吉田幸弘
出版社:樂金文化

主圖來源:《代理公司》

本文造咖流行媒體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造咖流行媒體報導
畢業找什麼工作才能養活自己?勞動部調查「職業平均薪資」由低至高排名是這些!
從廁所清潔工逆襲成CEO!「AI教父」黃仁勳的20件事:一件黑皮衣打天下、愛車人士追求速度與激情、對員工苛刻要求完美,全台灣的老百姓都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