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著動不了是鬼壓床?醫院揭背後真相 3族群要注意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在台灣民俗上這是「鬼門開」的日子,因此許多命理專家也提醒大家要注意禁忌事項,然而七月鬼壓床真的是因為「好兄弟」的關係嗎?對此,亞洲大學附設醫院也出面解釋真相,有3族群的人最容易發生。

 

農曆七月發生怪事總會讓人心惶惶。(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農曆七月發生怪事總會讓人心惶惶。(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民俗中,鬼門開的日子就是遊魂野鬼會藉此時在人間遊離一段時間,接受人們祭祀,直到農曆七月底,鬼門關的時候,才會再度回到陰曹地府,因此許多人都會把這段時間所發生的怪事,歸咎於是孤魂野鬼在作祟,但其實真的是這個原因嗎?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就指出,鬼壓床是一種睡眠障礙醫學名稱叫「睡眠麻痺症」或「睡眠癱瘓症」,是一種常見睡眠障礙,通常持續數秒到數分鐘,患者只要接觸外界刺激,像有人叫喚或有人摸一下,狀況通常就會好轉。

3族群容易發生「鬼壓床」現象

 

醫院也說明,睡眠不足、喝酒、嗜睡症患者都較容易產生睡眠麻痺症。雖然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從統計上來看,青少年、年輕成人族群會較為常見;也有研究表示,大約有百分之六的人人生中至少出現過一次睡眠麻痺,但也有人一個月出現好幾次睡眠麻痺症。睡眠麻痺症並不會傷害整體健康,主要影響在於心裡會感到非常害怕、恐懼。

 

睡眠麻痺症較容易出現在年輕族群。(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睡眠麻痺症較容易出現在年輕族群。(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鬼壓床」發生的原因

 

院方說明,當人在睡覺的時候,睡眠周期包括了「非快速動眼期」與「快速動眼期」。一般睡覺做夢多在快速動眼期,此時大腦會下達命令,要全身肌肉完全放鬆,屬於「癱瘓」狀態,這樣身體、肢體才不會隨夢境亂動,造成危險。睡眠麻痺症為全身肌肉還在麻痺、癱瘓症狀,但大腦卻已清醒,患者就會感覺四肢動不了,不知該如何是好。

 

此外,睡眠麻痺症也可能生在剛入睡的時候,當身體很快進入快速動眼期,而大腦還是清醒,或者睡眠周期混亂,就可能出現睡眠麻痺。ㄧ些人比較容易緊張、焦慮,生活壓力較大、睡眠不太夠,就比較容易發生睡眠麻痺。

 

如果壓力較大,就比較容易出現睡眠麻痺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如果壓力較大,就比較容易出現睡眠麻痺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頻繁出現「鬼壓床」現象?

 

院方也提醒大家,若是睡眠麻痺症狀出現頻率很頻繁,就要懷疑是猝睡症徵兆。猝睡症患者除了有睡眠麻痺症狀,還可能合併出現猝倒症,患者走路走到一半,肌肉突然失去力量,造成跌倒。患者也會在吃飯、走路時突然睡著。有時會產生幻覺、幻聽,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患者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病因。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柬緬泰詐騙首腦竟是「某女星老公」 超黑背景遭起底
獨/情侶約柬埔寨淘金「她一落地遭試車」 男友超痛心
睡覺突抖一下!7成人都有 醫曝背後原因

更多相關新聞
近半數台人「不適合喝酒」 醫示警:罹癌、失智症機率增
不口服就沒事?外用藥也可能傷肝
記錄藥物過敏史 藥名、症狀最重要
自律神經失調 工程師暴瘦20KG
愛吃高油糖 27%高中職生超重 4成「含糖飲料天天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