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元主導地位穩固 金磚國家去美元化未見進展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Atlantic Council's GeoEconomics Center)最新公布的研究顯示,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歐元和金磚國家都未能減少全球對美元的依賴。

該研究機構推出的“美元主導地位監測”報告(Dollar Dominance Monitor)指出,美元繼續在全球外匯儲備、貿易結算和貨幣交易中佔據主導地位,其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在短期和中期內地位穩固。

雖然經濟分化加強了金磚國家轉向其他國際貨幣和儲備貨幣的動力,但鑑於美國經濟強勁、貨幣政策收緊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美元主導地位(即美元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最近得到加強。

報告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七國集團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促進了金磚國家建立貨幣聯盟的努力,但該集團未能在去美元化方面取得進展。

金磚國家是一個政府間組織,目前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亞和阿聯酋組成。

大西洋理事會研究發現,從2023年5月到今年5月的12個月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 新增62家直接參與者,增幅為 78%,使直接參與者總數達到142個,間接參與者達到1394個。

圍繞金磚國家打造內部支付系統的談判仍處於起步階段,但金磚內部的雙邊和多邊協議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貨幣兌換平台的基礎。然而,報告稱,這些協議不易擴展,因為協議都是單獨談判達成的。

報告指出,中國通過與貿易伙伴的互換機制積極支持人民幣的流動性,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從2022年2.8%的峰值降至2.3%。

報告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儲備貨幣管理者們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以及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等因素,導致人們認為人民幣是一種具有地緣政治風險的儲備貨幣。”

曾被視為美元國際地位競爭對手的歐元,作為替代貨幣的地位也在減弱,那些希望降低風險敞口的投資者轉而選擇黃金。

報告最後指出,對俄羅斯的制裁讓儲備貨幣管理者們清楚地認識到,歐元面臨著與美元類似的地緣政治風險。報告稱,對宏觀經濟穩定、財政整頓以及缺乏歐洲資本市場聯盟的擔憂也損害了歐元的國際地位。

(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