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藥材傷腎迷思!中醫師:治療糖尿病腎病更有效

慢性腎病是新國病,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1位發生腎臟病變,雖然廣防己、青木香等馬兜鈴酸的藥材會造成腎臟損傷,但現在已經被明令禁止,不需過度擔心;中醫師公會今(5/23)日提醒,民眾不要自行購買來路不明藥材,要諮詢合格中醫師才有保障,且中藥對糖尿病腎臟病的治療更有效,建議可作為輔助療法使用。

為何會傳出中藥材傷腎傳言?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解釋,那是因為含馬兜鈴酸之藥材有腎毒性,如: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但衛福部中醫藥司於2003年已明令公告禁用,現在的中醫醫療院所是不會使用這些中藥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林舜榖則引用北榮臨床毒物部楊振昌研究成果,發現存活率從高到低依序是腎病後吃中藥、前後都吃中藥、腎病前吃中藥、都沒有吃中藥,顯現有吃中藥比都沒吃中藥的存活率高出許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林舜榖。胡順惠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林舜榖。胡順惠攝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教授陳俊良指出,慢性腎臟病不可逆,隨著病情進展,多數病人最終都走上洗腎一途,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科與腎臟科密切合作。

陳俊良說,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的特色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治療效果較佳,相關研究發現服用中醫師處方濃縮中藥對腎臟病人有幫助,包括調理體內各臟腑,緩解症狀,降低病人對於藥物的依賴;調節身體免疫能力,改善膿尿、血尿問題;平衡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失眠、焦慮等精神狀態,提升腎臟病人的生活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助理教授歐世宸指出,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是血管泡在糖水中,腎臟是充滿血管組織,因此糖尿病患者通常腎臟功能不好。

歐世宸說,古時候有個病名「消渴」部分跟糖尿病有相關,應該要規律抽血檢查,同時有其他共病,可能出現鬱(氣血不暢)、熱(代謝廢物累積)、損(臟器損壞)、虛(正氣虛衰)。

歐世宸提醒,糖尿病腎病患者看中醫,應該規律抽血檢驗不可缺少、飲食宜忌需嚴格配合、勿自行服用成藥/草藥/中藥/保健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若有腎臟病一定要先問過中醫師、中藥治療應持續,病情穩定前不宜中斷治療、遵從中/西醫醫囑/衛教,培養良好規律生活。

更多太報報導
別讓千萬元大獎溜走!今年1-2期統一發票急尋在土城金城停車場停車的你
首颱最快週末生成!下週鋒面這時候報到 全台劇烈降雨
一秒到印度!駐台單位5/25、5/26舉辦「夏日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