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再打釋憲戰,只更凸顯民進黨鴨霸心態!

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覆議失敗之後,賴總統昨天高舉「守護憲政秩序」宣布聲請釋憲,這場朝野大戰勢必越演越烈。從推動國會改革開始至今的過程以及民意支持度來看,民進黨還停留在「完全執政」的美夢,無視於民意要求國會改革的呼聲;而賴清德以總統的高度提出釋憲,只是更凸顯民進想要藉著目前擁有憲法法庭綠營「主場優勢」,繼續輾壓在野黨的鴨霸心態!

國會改革之議在台灣討論已久,此次的改革內容更是過去多所討論的議題,甚至過去民進黨也都抱持正面態度。例如,對於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咨文報告,去年總統大選期間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總幹事、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就斬釘截鐵地說「沒問題」;有關國會調查權部份,前總統陳水扁早在一九九三年擔任立委時就領銜提出釋憲爭取。由此觀之,此次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卻遭到民進黨強力反彈,強扣「國會擴權」的帽子,民進黨本身就是「打著綠旗反綠旗」。

民進黨此次雙標反國會改革,大致已擬妥五個劇本:硬槓在野黨、覆議、釋憲、街頭抗爭、抹紅;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釋憲之外,其他四個劇本都沒能如民進黨所願地演出。何以如此?就民意觀察,台灣民意基金會於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之後公布的民調顯示,立法院聽證會、公務員藐視國會罪、人事同意權行使三項改革內容,都獲得超過五成民意支持;總統國情報告、立法院調查權也獲得超過百分之四十九的支持度。民意趨向如此,只是民進黨置之不理罷了!

事實上,民進黨指控國會改革法案的審議過程「黑箱」,已經驗證事屬無稽:審議過程開過一次專題報告、三次公聽會、兩次委員會,民進黨立委的總發言時間比藍白合計還多了二十分鐘。立委洪孟楷也統計,國會改革法案總共四十四條條文,其中十二條實質修正通過民進黨版本,四條是三個黨團共同修正版本,只有一條是國民黨修正動議版本。簡言之,無論是覆議還是釋憲,都顯示如今的民進黨雖然是執政黨,但還是跟民進黨在野時一樣,只要不爽就為反對而反對!

再進一步檢視國會調查權、調閱權的釋憲結果,更不知賴清德總統所謂的「守護憲政秩序」從何而來?釋字第三二五號:立法院「得經院會或委員會之決議,要求有關機關就議案涉及事項提供參考資料,必要時並得經院會決議調閱文件原本,受要求之機關非依法律規定或其他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釋字第五八五號:立法院為有效行使憲法所賦予之立法職權,本其固有之權能自得享有一定之調查權,主動獲取行使職權所需之相關資訊。由此觀之,賴總統聲請釋憲,是想要現在的大法官推翻過去大法官的解釋?

即使過去兩度釋憲讓國會調查權、調閱權得以合憲,立法院也據此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以第八章九個條文規範「文件調閱之處理」,但國會調查權、調閱權仍不完整。阿扁於五月中旬表示,釋字第三二五號大法官只給調閱權,釋字第五八五號則進一步給立法院有限度的調查權,「這次是再爭取!」阿扁此言則反證目前的國會調查權、調閱權確實仍有改革的必要。

儘管過去已有釋憲結果,但賴總統仍堅持聲請釋憲,極可能就是希望透過擁有綠營「主場優勢」的憲法法庭替民進黨扳回一城。但是,朝野對立走到這個地步,未來還有和諧、團結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