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清冠一號停止公費 已打響中醫藥知名度

目前台灣處於新冠疫情高原期,但疫情趨緩加上已經流感化,所以各種限制措施紛紛解除,不過,許多人感染後都服用公費清冠一號,但衛福部宣布,公費補助計畫只到六月底,自七月一日起不再補助,後續中醫看診開立處方必須自費。清冠一號是一種中藥複方,適應症為外感時疫,具有清熱解毒、解表宣肺、寬胸化痰、和胃降氣等作用。

成分包括北板藍根、魚腥草、栝樓實、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厚朴、炙甘草等十味中藥材。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截至今年六月,服用公費清冠一號總計一百七十一萬人,確診者使用率約為百分之十七。由於使用人數眾多,一旦停止補助的話,未來很多病患都會受影響,而且自費價每盒一千五百元起跳,相較一般藥物治療來得昂貴,以致民眾擔心確診後權益受影響。

相對於西醫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取得較容易,使用率也不低,使得COVID-19患者有了一項便利選擇,也因此打響了中醫藥抗病毒的形象,更讓較少接觸中醫藥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因為大家發現,中藥也能治療病毒!以致於從不吃中藥的人開始接受中醫療法!

現在,沒了公費以後自費,民眾反彈聲浪恐會擴大,建議延長公費補助時間,畢竟現在還是疫情高原期,再不然,退而求其次,公費補助一半價格,患者自付另一半價格,也是可行性高的辦法,倘若衛福部都做不到,那就只好讓中醫想辦法開立類似的科學中藥調配替代!

清冠一號打響中醫藥知名度,也讓外界對中醫藥耳目一新,政府也應大力支持傳統醫學,才能讓中醫適時提供寶貴的醫療資源,畢竟,病毒總是變化萬千,下次何時出現新病毒、大流行,沒有一位專家學者能夠預測,也沒有專家學者能夠保證,新病毒會有相應新藥物,但中醫藥總能及時補上最弱的治療這一塊!

就以這次COVID-19大流行為例,國際大藥廠從研發疫苗、藥物,往往耗費大量時間、金錢,最終才能製造對抗病毒的疫苗、藥物,相對地,疫情期間,已有眾多患者接受中醫療法改善病情!這就是中醫藥難能可貴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些人打算從國外進口清冠一號,對此,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強調,雖然在國外屬於健康食品,但是在台灣屬於處方藥,如果從國外通路購買可能違反《藥事法》!

本土疫情最新
COVID-19仍處高原期 老人機構、護理之家定期篩檢延長至7/31
同事邊吃飯邊咳 他隔日發燒確診 網有感:二確正夯
上周增232例微降8% 2機構篩檢延至7月底
解密報告:新冠源頭 永遠無法真相大白
快篩陽考生可考分科測驗 中重症從招生管道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