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處理水今排入海 食藥署加強13種水產品監測

日本今天正式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負責作業的東京電力公司說,已於台灣時間中午12時3分開始排放用於冷卻受損反應爐的核處理水。行政院表示,政府已超前部署成立跨部會平台,進行嚴格監測;根據分析,日本核處理水排放1年至2年之間,部分廢水將到達台灣海峽附近,在4年後達到濃度最大值,但對台灣附近輻射安全影響為「可忽略」。

食藥署說明,從去年就鎖定13種水產品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等,加強監測,均無發現風險升高,針對日本輸入水產品管制措施目前不會調整。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中)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根據分析,日本核處理水排放1年至2年之間,部分廢水將到達台灣海峽附近,在4年後達到濃度最大值,但對台灣附近輻射安全影響為「可忽略」。( 中央社資料照)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中)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根據分析,日本核處理水排放1年至2年之間,部分廢水將到達台灣海峽附近,在4年後達到濃度最大值,但對台灣附近輻射安全影響為「可忽略」。( 中央社資料照)

繼香港環境及生態局昨天公布,自24日起禁止日本10都縣的水產品進品,中國海關總署稍早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包含食用水生動物,外界關注台灣是否跟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台灣對日本進口水產品的管制仍維持不變,沒有調整。對於香港及中國都全面禁止,林金富說,那只是一個國家,暫時沒有看到食品風險變化,還是用科學數字討論,會持續監測。

食藥署昨天公布,自111年第4季起至今,累計抽樣共52件,均低於最小可測活度(MDA),也就是都沒有驗出氚殘留,待實際排放後,預計再抽測73件與先前比對,確認有無異常、是否需啟動應變措施。

林金富指出,現在國際間,僅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針對氚、碳-14及鎝-99的總和訂有管理指標值,世界各國都沒有訂定氚在食品中的限量標準,科學研究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品中的氚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食藥署會加強監測,監測結果尚無發現風險改變,所以民眾不用恐慌。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今天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據原能會掌握,國際原子能總署在邀請包括中國、南韓、美國等11個會員國組成的調查團後,認定日本排放計畫符合國際排放標準。

林子倫說,目前根據原能會、氣象局合作所完成的擴散模型分析圖,在日本排放1年至2年後,部分廢水將到達台灣海峽附近,預計4年後達到濃度最大值,但相關數值皆低於台灣海域原本氚環境的平均值,對台灣附近輻射安全影響是「可忽略」程度。

林子倫表示,其實政府在2020年為把關民眾安全與健康,便超前部署成立跨部會平台,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執行掌握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跟海產的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式跟建置資訊公開平台等配套措施,維護民眾健康與台灣周邊海域的安全。政府也曾3度赴日本進行實地考察,採樣與檢測日本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本及日本進口食品,皆未出現輻射檢測異常狀況。

林子倫強調,請民眾放心,政府將持續透過資訊平台及相關資訊公告,並以國家安全標準檢測評估相關數據,確保台灣海域與民眾的安全。

責任主編:于維寧

看更多相關新聞
福島核處理水首批入海 原能會:濃度小於日本限值
日本政府稱福島核廢水為「處理水」前首相痛批:還不是一樣!
福島核處理水排放會影響健康嗎?正反方怎麼看?你想問的五大QA
因應福島核處理水排海 中國加強監測海洋輻射
擔心輻射殘留需要做健康檢查嗎?醫揭做到 2 件事就能抵抗核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