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傷台鵝產業4年僅復原5成 能回過去榮景?

白羅曼鵝為台灣肉鵝產業主要飼養的鵝種。(圖:畜試所提供)
白羅曼鵝為台灣肉鵝產業主要飼養的鵝種。(圖:畜試所提供)


台灣在2015年遭受H5N2、H5N3及H5N8等3種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侵襲,台灣鵝隻幾乎全軍覆沒,如今4年過去,目前復養的狀況只有約5成。中華民國養鵝協會今天(10日)指出,當年禽流感重創產業,不少農民轉作其他農業,再加上市場流失,攤商販售鵝肉較沒有意願。至於何時能恢復過去台灣養鵝產業的榮景,養鵝協會也評估,只能端看市場的接受度了。#請聽記者陳林幸虹報導#

在2015年禽流感重創台灣養鵝產業前,根據統計,台灣鵝隻年屠宰量可以達到近600萬隻,年產值可達到約新台幣20億。但禽流感重創養鵝產業後,台灣市面上曾經一度買不到鵝肉,因為鵝隻幾乎已被禽流感病毒傷到全軍覆沒,2015年之後,農民逐漸復養,但目前年屠宰量只有2015年禽流感發生前的5成,只剩300萬隻。

中華民國養鵝協會秘書長林佳慧受訪指出,2015年的禽流感之後,由於市場沒有鵝肉的貨源,不少攤商改販售鴨肉,至於養鵝農民也因為擔憂再次血本無歸,因此有的老農民就乾脆收工退休,有的農民則是轉作農作,或是改養其他家禽類,像是鴨或是雞隻。不過,由於目前市面上雖然供應不如過去多,但價格還算穩定,目前也有一些新手表態願意加入。林佳慧說:『(原音)禽流感之後回來養鵝後,目前市場上價格還滿穩定的,目前養鵝也算是有利潤的行業,所以也陸續有新的人要進入,包括退休的老師,退休的工程師,以及有二代也返鄉回流要接這個產業。』

協會也指出,產業上人力的投入目前較沒有問題,令人擔憂的是,如何提高市場的買氣。林佳慧表示,過去幾年市場流失後,大部分的鵝肉店改成賣鴨肉,消費者也一直以為市面上鵝肉量少價昂,購買意願較低。因此協會目前先提高販售鵝肉的攤商意願,等市場擴大後,產量自然就會增加,否則如果目前只增加產量,將使得產地價格變得更低,農民投入的意願也會降低。

由於目前市面上一份鵝肉,大約全鵝的四分之一量,約新台幣300至350元不等,和過去200元相比,消費者較不捧場。因此協會也鼓勵攤商,將份量減少出售,或是改以鵝肉飯或是鵝肉套餐的方式,讓價格降低,自然就會較為親民。

原始連結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客運雙車雙駕駛 阿羅哈、國光規畫中
中華電信499之亂 NCC重為處分罰120萬
喝冰水透心涼?醫師提醒「越喝越熱」
6旬婦感冒糖漿喝上癮 切開子宮狂噴膿
蛋殼黏「密集小米球」 養雞人曝真相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