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攝影棚或辦公室、設微信群組、邀飲宴或訪中 國安人士揭北京插手台媒五大樣態

媒體報導,有電視台政論節目被中國官媒新華社干預,從主題到腳本高度參與。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媒體報導,有電視台政論節目被中國官媒新華社干預,從主題到腳本高度參與。示意圖,取自Unsplash圖庫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6/25)在立院備詢時證實,新華社過去駐台人員,有介入台灣某電視台媒體政論節目情事,國安人士說,國台辦今年年初開始接觸台灣多家電視台,藉由「在中國商業利益」做條件交換製作帶狀政論節目,期間並有中國官媒記者全程盯梢製播狀況。這位人士更說,北京涉入台媒已久且樣態不斷翻新,根據國安系統掌握,中國插手台媒,有向台媒租用攝影棚、特定媒體租用辦公室、設置微信群組、邀約同業飲宴及爭取記者、名嘴、主持人訪中等五大樣態,國人、媒體都應該高度警覺,以免受到誤導而不自知。

 

國安人士指出,中國插手台灣媒體的手法大致可以分為五大態樣,第一種樣態是在向台灣媒體租用攝影棚,或請媒體支援拍攝製作節目,以「演播間」形式製作中國官媒的節目單元,或直接與台灣來賓連線進行。2020年,央視的「海峽兩岸」、海峽衛視的「今日海峽」及東南衛視的「海峽新幹線」等,都是這個方式,多位藍營政治人物也曾應邀出席,而當時2名東南衛視駐台記者以申請新聞採訪的方式進入台灣,卻被發現製作節目並擔任主持人,與申請工作不符,被廢止記者證。

 

國安人士再說,第二種模式是向特定媒體租用駐台辦公室,並由駐台人員直接對媒體下指導棋。例如中國某官媒就在國內媒體大樓設置辦公室,駐台人員常「樓上樓下跑」,引導新聞與政論方向,該媒體也因此大量引用該官媒新聞,該官媒甚至在節目片尾大方感謝該媒體的「大力支持」。

 

國安人士也提到,第三種模式,是與特定媒體設置微信群組,這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方式。中方新聞單位或政治單位透過微信提供新聞角度、敘事,特定媒體在第一時間就會出現與中國官媒同樣或極為接近的標題和內容,這點在中國軍演時就很常見。這位人士表示,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常常國台辦前一秒發布新聞稿,下一秒國內某些特定媒體就可以接力跟上,甚至連立場與北京相仿的評論都即時出現。

 

國安人士也說,第四種模式則是邀約同業飲宴,廣布情蒐統戰網絡。中方人員會透過熟悉的特定媒體記者作為中間人,協助鎖定媒體同業參加飯局或聚會,尤其是主跑外交、國防、國安體系的記者,都是爭取邀約的對象,在飯局中常不經意的聊到工作內容,並向台灣記者打探政府目前對特定議題的方向以及內部資訊,甚至誘導提供輸出中方期待的風向。

 

國安人士還說,第五種態樣,則是爭取記者、名嘴、主持人等媒體人訪問中國。這位人士表示,北京近期就透過特定政黨曾有兩岸公職經驗的系統邀訪,逐梯帶特定的媒體人參訪比亞迪、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並致贈手機、智慧手環等禮品,並希望相關的媒體人在臉書、YT等私人平台,或是在立場傾中的的政論節目上分享這些3C產品的高大上,吹捧中國製的品牌商品。

 

國安人士指出,除了上述手段,其他包含協助媒體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或廣告,或是請公關公司操控網路輿情,甚至透過特定民代放話,手法多樣複雜。國人必須加強對媒體的識讀能力,不依賴單一媒體來源,養成隨手查詢正確資訊的習慣,如此才能有效阻絕境外勢力的非法干預。

更多太報報導
新華社駐台記者介入政論節目製播? 文化部:若違規即廢採訪證
傳中媒介入政論節目製作 NCC:若違規屬實最高罰200萬!該台將面臨「停播」
陸委會證實中駐台記者在政論節目盯梢 邱垂正:已輪調返中、將行政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