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案 美學者憂倉促立法

▲立法院藍白聯手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外界對於國會擴權、多數暴力、程序黑箱的質疑持續發酵。(圖/NOWnews攝影中心)
▲立法院藍白聯手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外界對於國會擴權、多數暴力、程序黑箱的質疑持續發酵。(圖/NOWnews攝影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 立法院昨(28)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等修正草案,修法爭議引發大批抗議民眾集結院外,同時也吸引外媒和國際學者關注報導。有專家認為,在上週中國才對台灣進行圍島軍演,立院應優先關注國防政策,也有學者分析法案存在過於倉促的「致命缺陷」,導致北京可能成為倉促通過新法的贏家。

立法院在野黨聯合推動國會改革法案,包含外媒與國際智庫的專家學者紛紛對此進行分析。美國智庫「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主席垂寧(Daniel Twining)與該智庫東亞暨太平洋研究主任金恩(Adam King)26日也在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撰文表示此法案倉促通過之下,可能留下致命漏洞,讓少數親中派立委,能夠審查公民團體的內部資料,特別是監督中共官方宣傳和假訊息的社團,這可能導致台灣民主韌性的核心,也就是基本人權出現寒蟬效應。

專文指出,推動修法的整體用意是好的,然而在提案內容、修法速度方面確有明顯缺點,一是此事並沒有急迫到需強用表決通過、快速修法,二是內容不夠明確,例如條文用字不明確、認定官員或公務員藐視國會的門檻太低,這將助長社會不信任,導致台灣民主倒退、構成國安威脅,恐使北京成為「倉促通過新法的贏家」。

《日經亞洲》也報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認為台灣民眾面臨的是「關乎生存的外部威脅」,國內反對黨應更優先關注的是國防政策,尤其是共軍上周才針對台灣進行大規模圍島軍演,並稱這是對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的「懲罰」,儘管賴清德依循的正是前總統蔡英文的路線,包括維護台灣主權和自決權、不會正式宣布獨立,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

相關街訪影音: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 分析:台灣恐經歷政治僵局、民主癱瘓
國會改革過了!黃國昌:立院外是「討伐」集會 感謝黨團以八擋百
藐視國會罪、立院調閱權全過了!行政院深夜表態:研議提出覆議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 蔣萬安:民進黨反對自己曾提的法案
蜜獾見人就咬!他曝:邱議瑩有被徐巧芯嚇到
國會改革過關柯建銘喊釋憲 他曝恐釀3風暴
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 卓榮泰:將研議依憲法提出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