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感/尚桂賢

尚桂賢

歲月的塵煙,淹沒了太多的滄桑;是非寵辱,詮釋著無盡的過往。打開歷史的畫卷,我們會看到太多的忠魂,憑著一腔正氣,為國泰民安身赴朝堂,和權貴,和污濁較量,哪怕灰飛煙滅也要把正義伸張。

適逢端午,屈原的身影又躍然心上,他的錚錚鐵骨,以死明志的行為常常讓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濕了眼眶。

屈原出身為楚國貴族,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從小沒有經歷過饑寒交迫的陣痛,他的心裏是陽光的,積極向上的。

貴族的背景和屈原的才華,使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就脫穎而出。進蘭臺宮成為文學侍臣,深得皇帝信任,參與商議國家大事。此時的屈原深深地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他的理想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然而,楚懷王聽信奸臣的挑撥,不再寵信屈原,而是不斷的把屈原貶職、流放。官場上黑暗讓屈原透不過氣,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耗之中,他沉默,他痛苦。

他把自己的壓抑寄託在文字裏,幻想著還會遇見明君,那時自己可再展抱負,為國為民效力。沒想到的是楚國君王一個比一個昏庸無能,一個比一個膽小懦弱,最後連國都不得不拱手相讓。

當時,屈原的才華足可以定格那個時代文化上的輝煌,一曲《離騷》為中國的詩詞歌賦開創了源頭,成為“千古文祖”的“史詩”。一部《天問》更是堪稱中華文學史上的奇絕。

如果,屈原一心做學問,就不會有後來的投江而死。他足可以把自己地理想通過文字去表達,不去近距離接觸楚國君主的的反復無常,不去設身處地感念百姓的疾苦和不幸,不去以卵擊石對抗奸臣左右的實權。

然而,屈原從小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的性格讓他憂國憂民,想用自己的努力去維護國泰民安。在他竭盡全力之後,看到的仍然是楚國日益衰敗的景象:昏君聽信讒言,百姓水深火熱,自己在官場不僅被緣化,還要承受各種打擊。

屈原的一身正氣被淹沒,楚襄王、楚懷王,一個比一個親小人,遠賢臣。當國都被占,屈原在逃難的途中,看到的是生離死別,他感到前途渺茫,國家無望,於是心灰意冷。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一了百了。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而死,他想用自己的死告訴那些昏庸無道的統治者自己至死都擁有一顆赤膽忠心。

屈原想錯了,他的死對於當時的實權人物毫無波瀾,甚至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兒,他們巴不得這個前進的絆腳石消失不見。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百姓對屈原的離開悲痛萬分,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他,千百年來,世世代代從未間斷過。

人們沒有忘記屈原,歷史沒有忘記屈原。華夏兒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和屈原對話,告慰逝者的靈魂,安放生者的希望。

歷史的進程中,如屈原一樣為國為民呼號奔走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用自己的品格托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正因為有他們的前仆後繼,才有泱泱華夏的繁榮富強。

適逢端午節,我和屈原對話,用筆描摹一幅悠長的畫卷:正氣長存,正義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