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洋美術館唯一中文講解員楊旭 為華美協進社團員講解服裝展

楊旭(右)用中文為華美協進社西海岸成員講解展覽。(記者李怡╱攝影)
楊旭(右)用中文為華美協進社西海岸成員講解展覽。(記者李怡╱攝影)

灣區知名博物館華語講解員楊旭(Helen Yang),23日在舊金山笛洋美術館(de Young Museum)「時尚舊金山:跨越世紀的設計」(Fashioning San Francisco: A Century of Style)展覽中,向華美協進社西海岸成員進行了解說。

展覽聚焦灣區女性高級時裝和高級訂製服一個世紀的變遷。本次以華語講解員與華裔最悠久的非營利組織的合體活動,旨在鼓勵更多「華裔走入主流文化界,有參與才會有發聲。」

楊旭表示,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上百件服裝中,絕大多數是由私人捐贈的館藏精品,還有來自1950年代的捐贈。通過博物館不計成本的修復和精心策展,向灣區民眾展現美國建國200年後的女權主義的崛起,以及中西文化交融的潮流。

二樓陳列著上百件由舊金山當地人捐贈的服飾,從法國高級訂製服到日本時裝設計,衣服設計的變化也反應社會政治的變遷。其中最時髦、最講究的「小黑裙」,從20世紀初開始流行的設計直到現在,。西裝一直是男性權威以及歐洲和北美服裝的象徵;但到1970年代,更多女性開始進入職場,西裝也成為女性衣櫃中的必備衣物。

展覽中吸引參訪者目光的除了上世紀70年代的高定套裝職業裝,表達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之外,還包括已故法國設計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華裔設計師Kaisik Wong和意大利設計師范倫鐵諾(Valentino)的經典之作。

華美協進社成員被精美的展品,以及楊旭講解的展品如何保留修復,以及策展中考慮的細節設計吸引,並表示,舊金山20世紀初是全球時尚業最大進出口地區,融入全球藝術風潮的同時,也不斷創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藝術服裝展中也體現了舊金山經濟的發展趨勢。

華美協進社於192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孟祿和中國著名學者胡適、郭秉文等共同創立。作為非營利的民間文化機構,華美協進社以美國社會為對象,透過文化、教育、商業等領域的各種項目,來增進華裔社區團結交流和提升華裔在美地位。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向來治安不錯…紐約史島女睡街邊 遭西語裔男子性侵
熱穹擴及美國27州 上億人口水深火熱
酷熱 導致紐新鐵路「一周三斷」嚴重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