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場反毒戲劇巡演 營造健康校園環境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攜手「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校園巡演專案,今(25)日在臺北市士林國小完成第1000場次巡演,總計600位學生觀賞,在場師生共同進行反毒宣誓,宣告共築無毒校園的決心不停歇;在暑假前夕,為學子上一層保護網。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表示,「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從2012年啟動,匯集政府及民間力量,以青少年易懂語言演出,讓孩子了解毒品,勇敢拒絕吸毒。12年巡演累積1000場次,共931所國中小(國中794所、國小137所),累積61萬1441名學生觀賞,主要場次8成來自民間募款,超過700個企業及熱心人士贊助。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面對毒品是「零容忍」的態度,暑假即到來,希望保護學子免於受到毒品危害,必須教導孩子們分辨特殊造型及偽裝糖果樣式的新興混和型毒品。「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深入偏鄉及外、離島學校,用貼近學童的語言傳遞反毒觀念,也帶給許多未曾接觸過舞台劇的孩子們深刻的藝文表演體驗。

林騰蛟指出,因應網路普及與時代變遷,112年擴大守備範圍,改編原本針對國中生設計的劇情,新增「網路涉毒危機」、「誘騙販毒車手」及「勇敢拒絕說不」等全新劇情內容,將觀眾擴及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提醒網路世界潛藏的危險,避免學生因涉世未深,成為網路毒品交易或是誘騙的受害者,全力為國小學生建立起校園的安全防護線。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敏宜表示,毒品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大家無法提高警覺進而上癮。千場反毒演出不是一個終點,目前仍有2千多所學校,上百萬學子未看過反毒演出,加上先前3年多疫情衝擊,讓反毒工程差點停止腳步。千場演出特別加入象徵為了孩子堅持向前走的精神人物「唐吉軻德」,代表紙風車持續走下去的決心,希望串連更多單位加入反毒行列。

教育部表示,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即將邁入第3期,教育部是我國反毒教育主政機關,除落實各級學校「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工作外,也會持續與相關部會及民間團體合作,透過戲劇、特展等方式,提昇全體國人「識毒」人口比例。此外,有鑒於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教導學生「識詐」也是教育部重點工作,希望避免學生遭受詐騙及毒品的誘惑,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教育部、紙風車合作「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在暑期前夕完成第1000場次演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唐吉軻德對抗「雙頭龍」,象徵打擊毒品強大力量。(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臺北市士林國小師生,合力將代表「新興毒品」的道具逐出校園。(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紙風車反毒戲劇工程第1000場次演出,特別邀請紙風車368工程主角「唐吉軻德」串場表演。(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