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潮衝擊/芭比「女性刻板印象」由誰決定?

▲生產芭比娃娃的美泰兒(Mattel)多年來宣稱鼓勵多元性的美,但在真人版電影推出前,芭比娃娃卻一直是女性刻板印象的「代言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生產芭比娃娃的美泰兒(Mattel)多年來宣稱鼓勵多元性的美,但在真人版電影推出前,芭比娃娃卻一直是女性刻板印象的「代言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隨著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執導的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在全球上映,這股粉紅平權炫風也吹動了不少長期被父權體制禁錮的社會框架,然而在電影之前因為芭比娃娃而聲名大噪的「美泰兒」公司早就以「不同的美都是美」當作商業策略進行一連串的改造,但為何始終破除不了刻板印象的標籤,而這股粉紅炫風究竟又對社會框架有什麼樣的幫助?

不只是「金髮蠢妞」 芭比的刻板印象由芭比破除

芭比的製造商美泰兒(Mattel)是全球收入最多的玩具製造商,早在1959年的美國國際玩具博覽會上,第一個身穿黑白斑馬紋泳裝、頭上綁著金色(或深褐色)馬尾辮的芭比娃娃正式問世,並就此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兒童玩具之一,自此「芭比」的形象也與「女性」在當時的形象有著數不盡的關聯。

▲芭比的製造商美泰兒(Mattel)在過去半個世紀推出各種膚色、各種髮型的不同芭比娃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芭比的製造商美泰兒(Mattel)在過去半個世紀推出各種膚色、各種髮型的不同芭比娃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初的芭比娃娃被宣傳為「青少年時尚模特兒」,儘管最初芭比的參照原型來自德國的一款金髮性感女郎「比德莉莉玩偶」(Bild Lilli doll),有著明顯的胸部形狀設計,但在當時美泰兒以電視廣告向兒童推銷的風氣下,許多家長仍願意買給家中女孩一個芭比娃娃,因為對當時的婦女來說,小女孩懂梳妝打扮、對髮型服裝有興趣並非壞事。

到了1960年代,芭比有了金髮馬尾以外的短髮造型,如同莎莉賽隆在電影《擋不住的奇蹟》(that thing you do)中的短髮造型,或是第一位超模Twiggy的俏麗小男孩短髮,這自然是呼應當時被認為「時尚」的女性造型,芭比的肢體也不再是無法自由移動的固定式設計,而是如同當時美國年輕人熱愛的跳舞娛樂一般,能做出搖擺的動作。

1970年代起,「馬里布芭比」(Malibu Barbie)的誕生象徵著當時美國人為之瘋狂的加州海灘魅力以及日曬風潮,芭比的妝容明顯減少,娃娃的眼睛也被調整為像是在探索世界的「向前直視」,而非原始模型那樣「羞怯側視」,這也是芭比最初的設計者露絲・漢德勒(Ruth Handler)最後一次親自著手進行調整,同時也是美泰兒在當時銷量最好的一款芭比娃娃。

▲最初的芭比(右)被設定為一名青少年時尚模特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初的芭比(右)被設定為一名青少年時尚模特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接著,迪斯可風潮席捲美國,當時的「超級巨星芭比」身上的粉紅色禮服鑲滿了閃閃發光的鑽石首飾,但最具開創性的是美泰兒以傳奇天后黛安娜羅絲(Diana Ross)為參考設計出了第一個黑人芭比,從此更開啟了芭比娃娃「符合多元審美標準」的設計宗旨;同樣在1980年代,女性因為終於脫離家庭主婦身份,更能夠在職場闖蕩,因此美泰兒也發行了首個「打破玻璃天花板」的「Day-to-Night」芭比,既能夠穿著粉色套裝也能夠換成晚禮服,完美體現「女性能做任何事」的芭比精神。

不過在九零年代,芭比逐漸被視為代表過時女性刻板印象的典型,其中那首丹麥電子天團Aqua紅遍全球—甚至被美泰兒告上法院,而後被挪用至部分電影原聲帶創作—的洗腦神曲〈Barbie Girl〉更是赤裸裸地用歌詞諷刺芭比活在「美妙的塑膠生活」任人玩弄,這似乎與美泰兒公司在設計芭比的「女性自主抬頭」背道而馳,但其實就在這首諷刺樂曲推出前,美泰兒才剛生產了「會說話的芭比」(Teen Talk Barbie),並讓芭比說出「數學課好難」、「我愛購物」、「一起策劃我們的夢想婚禮吧!」等設定好的台詞,疑似與「Bimbo」這個用來形容胸大無腦女人的貶義詞不謀而合,這也令美泰兒與芭比陷入了爭議當中。

▲芭比幾乎「不成人形」的比例也讓這個塑膠玩偶成為無數女性們對身材產生夢魘般的執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芭比幾乎「不成人形」的比例也讓這個塑膠玩偶成為無數女性們對身材產生夢魘般的執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儘管愈靠近現代美泰兒試著以修正芭比身材,使其更貼近正常人類女性有曲線的模樣,推出各種體型、膚色、髮色,甚至也推出唐氏症芭比等,希望能讓所有孩子「都能在芭比娃娃身上看到自己」,同時也能「和模樣不像自己的娃娃一起玩」,但仍無法徹底撕去這些刻板印象的罵名;直到今年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的上映,片中才巧妙地運用現實與芭比世界的區別,戳破大企業(與部分觀眾)心目中的「粉紅芭比泡泡」,繼詼諧又後設地諷刺芭比刻板印象同時也撕去這項標籤。

為何男觀眾要看(或不看)《芭比》?那些肯尼們有話要說

除了刻板印象爭議以外,《芭比》上映前還有一個充滿高度討論的話題,那就是「為何會有男觀眾去看這部電影?」

對許多人來說,芭比娃娃或許不是從小到大的貼身玩具,但在過去的流行文化當中,美國家長買給男孩的無非是棒球、機器人與小車車,買給小女孩的自然就是芭比娃娃了。在刻意不宣傳「故事劇情」的電影宣傳期間,真人版《芭比》除了擅長女性成長故事的葛莉塔潔薇執導與瑪格羅比、萊恩葛斯林、劉思慕等明星光環加持外,似乎看不出透露任何「吸引力」,上映期間也出現不少「女性主義說教意味濃厚」、「讓人看完感到不太舒服」的批評,社群媒體間還出現了「看《奧本海默》要懂地緣政治、現代物理、天文學、雅思8.5的英文、大學成績GPA3.9以上;要看《芭比》,你只需要有個女生跟你去看就行了」的調侃,這彷彿一再應證了「只有女性想看芭比」的預設,然而實際上為何不是如此?

▲對某些網友來說,要「看懂奧本海默」比「看芭比」還要費功夫。(圖/翻攝自臉書)
▲對某些網友來說,要「看懂奧本海默」比「看芭比」還要費功夫。(圖/翻攝自臉書)

首先,在那段「只要有個女生陪你看《芭比》」的發言最後,以「所以看《奧本海默》簡單多了」作為自我解嘲,其實就是證明了當代男性在論述自身困境時「無意識地貶低女性」的最好例子——也就是想看《芭比》的女性不需要具備任何「前置條件」,不必像男性觀眾看《奧本海默》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做功課;然而對很大一部分觀眾來說,「芭比海默」效應帶來的討論度與話題,實際上才是刺激觀眾兩部片都想看的主因,這與性別無關,也跟「是否具備某種能力」更沒有關係。

與此同時,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無獨有偶地都對看完電影的觀眾們進行一些訪問。在受訪期間不少女性觀眾表示,看完電影就像自己的日常生活被放在大銀幕上,而看完電影後的反應似乎也成了一種判斷標準。受訪女性提到這種名為「芭比測試(Barbie test)」的現象是許多用來測試伴侶的試金石,藉由問看完電影的心得與態度來評估,約會的男性對象是「能夠理解或至少願意接受片中蘊含的訊息」或是「不了解或不願討論與接受片中困境」,以對方的反應來檢驗是否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侶。

那麼男性觀眾呢?在受訪時加拿大的男性觀眾們針對「為何要來看《芭比》」給出了數種回答,其中有受訪者稱自己把《芭比》與《斷背山》作為比較,並形容「就像我不在乎看《斷背山》會讓自己變男同志,電影就是電影,如果害怕看完《芭比》自己的聲譽會毀於一旦或者被改變什麼,那麼你應該在平常就得多注意自己的決定,而非在意週末晚上該看什麼電影」,也有人坦言自己小時候根本沒碰過芭比娃娃,但如今的他是個父親,認為自己可以透過女兒的視角體驗《芭比》的世界,「我想很多男性都會受到他們所接收的訊息影響,例如他們不應該喜歡某種東西,例如有些玩具是屬於男孩的、有些玩具是屬女孩的;但我想也有很多男人都能將『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擱置一旁。平心而論,《芭比》是部好電影。」

在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上映後,這個金髮碧眼、身材高挑,原型是成人玩具的塑膠娃娃經歷了「定義當代女性模樣」、「形塑女性刻板印象」、「重塑女性自主」的三個階段,而其母公司美泰兒也從貼上刻板標籤的角色演變成「大魔王味」沒那麼重的企業,甚至順水推舟地在亞利桑那州打造全世界第一個芭比主題樂園,還提供一千多間客房讓想沈浸在粉色泡泡的粉絲們過過癮,那麼下一個問題或許是這陣粉紅炫風還能持續多久?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芭比海默」原子彈爆炸地獄哏!遭日本網友炎上 片商緊急道歉
粉潮衝擊/當芭比遇見奧本海默 「共伴效應」帶來驚人票房與炎上
粉潮衝擊/馬來西亞性少數處境艱困!首相安華也曾陷「雞姦」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