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讓阿嬤重拾歡笑

▲奇美醫院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2008年成立,至今已幫助了234位病人提升生活品質(圖/記者林怡孜攝,2023,04,14)
▲奇美醫院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2008年成立,至今已幫助了234位病人提升生活品質(圖/記者林怡孜攝,2023,04,14)

[NOWnews今日新聞]71歲李阿嬤3年前中風後因吞嚥功能受損,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每月一次更換鼻胃管要從鼻腔穿過咽喉進到食道再進到胃,非常不舒服,有時候因無法配合吞口水會纏繞在嘴巴放置失敗,又要再重來一次。阿嬤愛漂亮,不想讓人看到她臉上插鼻胃管的樣子,因此情緒低落、悶悶不樂。後來透過孫子及醫師建議選擇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手術,手術過程約半小時,隔天開始嘗試胃造口灌食,2天後即全灌食並如期出院。李阿嬤很高興自己臉上不用再掛個鼻胃管,重拾歡笑。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傳統鼻胃管為一條吸管粗的長條管子由鼻腔插入,通過食道進入胃部,以便餵食或排空胃液。然而插鼻胃管時的不舒適感往往令病人卻步,再加上每個月鼻胃管阻礙鼻腔和喉嚨的正常呼吸,影響病人的自尊心和外貌,影響正常社交。而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是一個簡單、方便的選擇,主要適用於包括嚴重吞嚥障礙、神經性疾病如中風、失智症,和頭頸部、食道癌症等無法透過口腔進食的病人。

王宿鴻說明,經皮內視鏡胃造口作法為透過胃鏡導引和局部麻醉方式,將胃造口管由胃拉出至腹壁外,腹壁上的傷口約為1.2至1.5公分,過程約20分鐘,術後順利即可開始灌食,傷口的照護也不會太複雜。腹壁上的管路可用衣物覆蓋,維持外貌上的完整。研究顯示胃造口的病人吸入性肺炎較低,對於營養的進步也更快。管路的更換亦相當簡單方便,約半年更換一次即可。由於胃造口管徑較粗,相對選擇的食物種類也較多。

王宿鴻指出,病人若是長期要靠管路灌食的話,胃造口是一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在歐美國家中,胃造口是項相當普及的技術,而且健保全給付,在歐美國家是很普遍的選擇。奇美醫院於2008年成立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至今已幫助234位病人採用經內視鏡胃造口,透過團隊合作,整合胃腸科、老人醫學科、整合醫學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等醫師,並結合護理端的出院準備服務、居家護理及居家醫療護理師,共同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王宿鴻強調,經皮內視鏡胃造口雖然安全,但仍有些病例無法執行,包括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體重過重、腹水太多、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凝血功能異常等。管路傷口術後也要注意消毒,或是感染及滲漏的問題。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身體疼痛就服止痛藥? 食藥署:腸胃問題應避免「這類」
學甲88槍擊案偵結!「幕後指使者」 王文宗等8人遭起訴
安平樹屋旺旺旺 史無前例古蹟開出統一發票特獎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