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病識感!他創業成功卻罹憂鬱症 精神醫「這治療」助重拾熱情

記者簡浩正/新北報導

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8.9%民眾患有憂鬱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8.9%民眾患有憂鬱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民眾注意!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正悄悄侵蝕著現代社會的健康基礎。53歲患者賴先生創辦事業有成,但卻變得易怒、常失眠,日前確診憂鬱症,定期就醫、服藥情況都無明顯改善,更宅在家不出門,經評估至醫院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3次治療後賴先生狀況好轉,開始願意外出運動、慢跑,10次治療後不再感到憂鬱,找回過去對生活的熱忱與活力,現並已重返崗位工作。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8.9%民眾患有憂鬱症,其中5.2%為重度憂鬱症,但許多患者因缺乏病識感,對社會、生活、工作和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與負擔。若以台灣2300萬人口來算,估計潛在人口約200萬人。另,根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指出,輕生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輕生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0倍。

患者接受rTMS治療示意畫面。(圖/亞東醫院提供)
患者接受rTMS治療示意畫面。(圖/亞東醫院提供)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昶表示,當人的大腦生病時,掌管情緒的腦部神經活性會出現異常,而「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利用電生磁、磁生電的原理,透過儀器來活化腦部掌管情緒的「背外側前額葉‭(‬DLPFC‭)‬」。這種刺激可以引發腦部的微電流,進而平衡腦部神經活性,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

他指出,憂鬱症患者即便接受藥物治療,副作用仍可能導致治療不完整或情緒症狀改善幅度不佳,衛福部已於2018年通過rTMS治療難治性憂鬱症的使用;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過程中無需麻醉或侵入性措施,治療期間可能有輕微頭皮疼痛,但副作用少,且安全性高。不過,患有癲癇病史或體內植有金屬物的患者,因治療危險性較高則不建議;患者應和醫師討論其自身的情況後再評估合適的治療方式。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1953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腸病毒來襲!研究:藍色微藻抽出蛋白可緩解新冠、腸病毒等病徵
日證實小林製藥紅麴「軟毛青黴酸」損腎臟!食藥署:台灣64人通報助求償
擴權法案強行3讀 吳崑玉嘆藍白營「賭錯1事」:未來4年讓我們互相傷害吧
23歲陽光警「牙齦出血」竟血癌?台大醫解惑 示警莫名「4症狀」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