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供應鏈上演11月驚奇 川普掀反中熱 全球供應鏈大搬風

美供應鏈上演11月驚奇  川普掀反中熱 全球供應鏈大搬風
美供應鏈上演11月驚奇 川普掀反中熱 全球供應鏈大搬風

面對中國這個假想敵,美國總統川普頻頻出招反制,從短暫止戰的加徵關稅,到禁止出口政策。意圖讓全球供應鏈逃離中國、回遷美國本土的號角雖已響起,但真能讓美國立於不敗的贏面嗎?

【文/劉容皿 圖片提供/Gettyimages】

2020年9月,鴻海集團宣佈,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威谷」科技園區球型資料中心完成安裝最頂層球面鋼構,主結構將於今年底完工。2年多前,美國總統川普曾經親臨此地主持動土典禮,留下與時任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同框拿起鏟子的歷史鏡頭。對於鴻海承諾這項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00億元)的投資案,川普譽為「世界第8大奇景」。

郭台銘2017年宣佈在美投資時,即在白宮宣告:「電視是在美國發明的,但美國卻沒有1座生產8K電視系統的製造廠。現在,我們即將改變這種情況。」如今,電視「Made in USA」的願景看來無法實現,基於成本和供應鏈無法配合等因素,鴻海後來宣佈由10.5代面板廠改為供手機和行動裝置所用的6代面板廠,園區調整為面板廠、智慧製造、資料中心3大領域。但目前真正投產的,卻是應疫情需求而生的口罩和美敦力(Medtronic)合作的呼吸器,顯然這2種生產被歸類為「智慧製造」。10月,郭台銘更發佈聲明暗示,如果威州官方不兌現給予鴻海補助的承諾,投資的規模可能縮減,甚至可能無法完成。

鴻海投資案這2年來的「智慧」變化,具體而微地凸顯川普推動美國製造業返美生產所面臨的種種現實。川普高舉「反中」旗幟,陸續從關稅、國家安全等方面下手,一面要讓美國品牌廠商率領供應鏈「鮭魚返鄉」,一面也防止中國科技業繼續壯大。川普執政的4年內,針對將供應鏈拉回美國的策略,可概略分為3個影響層面,它們彼此關聯,且交互作用。

影響1》重建美國藍領階級的希望

早在川普當選總統但尚未就任時,他就宣告自己成功阻止空調製造商開利公司(Carrier)遷廠到墨西哥,保住了當地的就業機會。而包括美國鋼鐵(U.S. Steel)斥資15億美元投資賓州,返美生產最先進的鋼套管;鴻海赴美投資,並承諾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川普也都歸功於自己。他更認為,「如果我沒有當選,郭台銘絕對不會投資100億美元。」之後台積電為配合美國國家經濟安全需求,5月宣佈將在亞利桑納州興建晶圓廠,規劃5奈米製程生產半導體晶片,也可望為當地創造上千職位需求。

影響2》美中貿易戰

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向北京當局施壓以改善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像是強迫技術轉讓、進入市場受限、盜取智慧財產以及對國有企業的補貼等。川普認為,片面關稅將縮減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可以讓製造業重回美國。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間,美國宣佈對逾5,500億美元的中國製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中國也還以顏色,對逾1,850億美元的美國製產品加徵關稅。今年1月,美中勉強達成所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2021年底以前對美採購比2017年多2,000億美元的產品,但美國仍保留大部分對中國加徵的關稅。

影響3》以國安之名

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有意打壓中國發展高科技的雄心,去年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Entity List),這表示美國半導體業者須事先取得許可,才能出貨給華為;日前又磨刀霍霍向中國最大晶圓代工業者中芯開刀,據說已通知美國業者,必須先經過核准,才能供貨給中芯。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更新規定,凡採用美國晶片生產設備的晶片製造商,都必須接受美國出口管制的規範,台積電即為配合此規定,停止對第2大客戶華為供貨。8月,美國又增加新規定,所有供貨給華為的晶片業者,不論身在何地,都必須經過美國官方核准。商務部並強調,只要使用美國設計的軟體和設備,外國公司也須取得美國政府授權,導致聯發科也受波及。

短短1年間,華府為打壓華為,3度修改了出口管制規定。華為在晶片供應上形同斷炊,而美國和非美國的供應商也做不到這個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生意。

供應鏈全球洗牌戰

然而,川普主政的4年來,製造業返鄉的承諾並未兌現。這一場美中貿易戰打下來,成本變高了,市場變小了,最後反而使工廠關得更多。華府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調查發現,2016年至2018年間,美國就有將近1,800間工廠關閉。

而美中之間貿易逆差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美國第2季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758億美元,高於川普上台之前幾個月的740億美元。在他任內前3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更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的4,192億美元。

不過,在川普推動經濟各方面和中國「脫鉤」、美中新冷戰山雨欲來的陰影下,美國業者和供應商被迫調整在中國最久長達50年的佈局。若以各國先外銷至中國加值後,再出口至美國的總金額占GDP之比率來看,台商所受的影響最深。但在成本考量下,其實改為赴美生產絕非最優選項,因此台灣就成了台商「鮭魚返鄉」的最大受益者。譬如,廣達早在美中貿易戰之前便開始佈局,將部分生產轉回國內,部分生產則改到美國或墨西哥。不僅是廣達,自2019年1月以來,台商回台投資的金額已超過新台幣1.1兆元。

而這樣的轉移,將是一個漫長的歷程。顧問業者Silk Road Association創辦人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時,他形容供應鏈目前遷移的情景,有如重現日本、南韓、台灣等地企業在1990年代赴中國設廠的歷程,「當年費了20年工夫,如今也可能要20年。」

難以動搖的世界工廠

況且,目前看來供應商調整佈局只是為了分散風險,而非全面轉出中國。因為對它們來說,中國仍是最龐大的市場。為了迎合美中各自的需求,包含電腦伺服器和iPhone在內的科技產品正形成2套供應鏈,一套供應中國市場,另一套給世界其他地區。譬如,緯創將旗下代工iPhone的中國廠賣給當地的立訊,再將組裝重心轉移越南和印度。

高盛(Goldman Sachs)8月公佈的一份調查也發現,總的來看,只有少數美商企業將工廠移出中國,回到美國的更是少之又少,「關稅導致商品貿易和消費電子產品由中國轉至東協國家,但製造業普遍重返的情況並不多見。」

由高盛的調查中更觀察到令人意外的現象,多數半導體設備、材料業及醫療業者,反而擴大在中國生產;汽車製造商和工業機械業則同時出現遷出和擴產的現象。也就是說,儘管美國官方高唱「出中國記」,供應鏈在現實考量下卻是行業有別,各有盤算。

汽車業全球市值最高的特斯拉(Tesla)就是美國製造商中,宣佈大舉投資中國的一員,其在上海廠「Made in China」的Model 3車款,10月即陸續外銷歐、亞洲。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中國屹立不搖的「世界工廠」地位,留下如此評語,「在中國的供應商極有競爭力,可能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高盛也發現,美國業者普遍認同這樣的看法。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0年1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