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有效嚇阻中國犯台? 專家籲傳遞再保證訊息、台灣建不對稱能力

美國史汀生中心的「重新思考美國大戰略」專案1月舉行討論會,談論美國嚇阻中國進犯台灣。非營利媒體《墨條》12日刊出與會外交政策專家看法,提到參與者大多同意美國處理不當,包括高估台灣戰略重要性,以及優先賣給台灣在遭侵略時較無益處的傳統武器系統。

重新思考美國大戰略(Reimagining US Grand Strategy)專案旨在透過檢驗假設、重新評估傳統思維,以及探索國際往來的創新模式,注入非傳統想法來強化美國外交政策。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葛梅茲(Eric Gomez)表示,非對稱防衛策略是用大量較小、較不複雜能力來反制較強的敵人。

葛梅茲指出,台灣最好的嚇阻中國進犯的軍事戰略,就是仰賴又稱為「豪豬」戰略的非對稱防衛策略2項關鍵行動,即在傳統打擊行動中存活,還有防止兩棲部隊建立據點或占領港口這樣的後勤中樞。他舉例,面對大規模海軍時,該策略依賴陸基飛彈、無人機艦,而非建造大型艦艇。

葛梅茲直言,台灣試著在非對稱能力與人駕戰機、大型艦艇的傳統軍事能力之間走中間路線,台灣想要有較彈性的軍力來應對多變的威脅,支持此論述的人強調,中國可能會以脅迫打壓戰術對付台灣,這要以傳統能力來應對較佳。他表示,持續追求彈性卻為台灣帶來真實風險。

<cite>20210910-海軍不對稱戰力組建的要項之一,是針對各型反艦飛彈的投資;除供艦射用的雄二、三型,相同的飛彈還能以陸基方式機動部署,能從台灣本島各固定陣地及戰術要點進行射擊,發揮鉗制台海的強大威力。圖為飛彈發射車。(蘇仲泓攝)</cite>
20210910-海軍不對稱戰力組建的要項之一,是針對各型反艦飛彈的投資;除供艦射用的雄二、三型,相同的飛彈還能以陸基方式機動部署,能從台灣本島各固定陣地及戰術要點進行射擊,發揮鉗制台海的強大威力。圖為飛彈發射車。(蘇仲泓攝)

台灣應建不對稱防衛能力

葛梅茲說,取得及維護傳統軍事能力的開支通常比非對稱能力高,而台灣歷來在國防上的支出並不高,這在傳統和非對稱能力之間要有重大權衡,因為中國解放軍裝備精良,可瞄準、摧毀台灣的傳統能力及支援的後勤設施,若不分輕重緩急,台灣恐怕會派出準備不足的軍隊做很多事,而非做好一件事。

「台灣應優先考慮不對稱防衛,因為此策略最能抵銷解放軍優勢」,葛梅茲強調,台灣最應建構的是擁有大量彈藥存量的反艦、防空能力,以及各射程和尺寸的無人駕駛車輛,尤其是可進行小規模後勤任務,這些對在戰場偵查和攻擊地面部隊至關重要。

葛梅茲稱,台灣需要不對稱能力對抗中國的傳統打擊,並阻止解放軍登陸,因為就算美國迅速軍事介入,台灣仍可能要獨自抵禦,而台灣當前靈活軍事狀態並不能發揮最佳效果,且上述行動成敗可能決定整個衝突結果,所以美國應以做為台灣主要軍事援助來源的影響力,促使台灣走向不對稱能力。

葛梅茲認為,美國應只賣給台灣不對稱能力武器,同時支持台灣國防產業,使其能製造更多美國設計的武器,避免長時間等待美國交貨。他也說,美國應向中國保證,軍售只限於提升不對稱防衛,避免激怒中國又對台灣無幫助的行為,此安全協助與保證對台灣爭取時間完全執行不對稱防衛策略至關重要。

<cite>美中關係。(美聯社)</cite>
美中關係。(美聯社)

應向中國傳遞再保證訊息

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高級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說,政策圈許多分析僅聚焦在提升軍力和美國及台灣應部署對抗中國的「硬實力」,這是出自中國是否決定犯台,會先考量能否承受實體懲罰,以及動武能得到多大好處的假設。

史文表示,這樣的分析是以軍事為中心、用具為基礎、成本/利益措施來組成有效的嚇阻政策,但此模式大大地曲解中國對台灣的盤算,且忽略任何成功嚇阻策略的最不可或缺特質,即在部署有效懲罰或拒止能力和向敵人傳達可信賴保證之間取得平衡,保證這些能力不會用來威脅其最重要利益。

史文強調,此平衡相當重要,因為若敵人認為其重要利益受到威脅,恐怕不會被嚇阻,反而會進行或威脅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以保護這些利益,因此增加衝突機率,而這特別牽涉中國對台灣的盤算,因中國至今最重要的利益就是不要讓台灣與其永久分離。

史文指出,永久失去台灣會讓中國政府無可避免地面臨排山倒海的國內民族主義壓力,幾乎能使領導高層倒台,且整個政權可能不穩,這意味若中國認為美國實際上透過實體威懾能力來使台灣分離,如放棄長期的「一個中國」政策,轉為讓台灣成為正式或實質安全盟友,包括軍事的實體威懾都嚇阻不了中國。

史文還說,就算面對軍事較強的美國,對中國而言,嘗試失敗比不嘗試來得好,所以當美國防衛分析強調實體威懾,卻忽略或放棄向中國傳遞可靠保證的訊號,反而是在增加與中國爆發衝突的機會,「缺乏再保證的嚇阻是場危險的賽局」。

<cite>2023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美聯社)</cite>
2023年12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美聯社)

美國勿陷入2迷思1混淆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研究員席美妮(Melanie Sisson)稱,台灣無法獨自以傳統軍事嚇阻來說服中國不訴求武力統一,這是構成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行動及保證所匯集的核心真相,而美國藉此政策展現對台海和平穩定持久不變的興趣,所以美國如何履行嚇阻犯台的作用才是該討論的重點。

席美妮提到,相關討論受到2個長期存在的迷思及1個常見混淆影響,而軍事拒止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策略可行是迷思之一,其建議美國在台灣和其他盟友及夥伴協助下,可讓中國相信武統會失敗。她直言,拒止威懾表面上吸引人,但內容不堅實,執行上也不真實。

席美妮直言,儘管力量相當的雙方表明不應發生戰爭,但仍會開戰,因為潛在交戰方不太可能對各自獲勝前景得出相似精準的結果,或因盤算純粹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美國不可能有能力扭轉其與中國區域軍力差距縮小的情況,使得所有比較都較不確定,也較不能否定,因此嚇阻成功或失敗都難以實現。

席美妮說,只有行動會失敗的預測才能阻止中國犯台是另個迷思,其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描繪成特別貪婪的獨裁者,不受國內政治拖累,對經濟和外交成本無敏感度,且全憑自身欲望恣意妄為。她表示,此迷思支撐前1個迷思,其暗示唯有讓習近平相信會打輸是嚇阻犯台的唯一方法。

席美妮認為,部分分析建議美國同時進行拒止威懾和增加代價威懾(deterrence by cost imposition),反而是搞混戰術與戰略,因增加代價戰略可包含拒止戰術,使部分攻擊途徑比其他的更難成功,但使用拒止戰術並非是拒止威懾戰略,因其有限制性和選擇性。

席美妮表示,拒止戰術並不是讓習近平相信執行任何計畫都會失敗,反觀拒止威懾戰略則是用刀劍決勝負,若此戰略成功,就是讓中國相信不論任何嘗試,都不可能取得軍事勝利。她強調,美國正確認知到其對台海和平穩定有貢獻責任,這意味要執行基於經驗主義和明確分析的戰略,而非憧憬和迷思。

<cite>認為現行國軍後備戰力存在諸多缺失,李喜明和吳怡農提出要讓國軍形成「可信的嚇阻能力」。</cite>
認為現行國軍後備戰力存在諸多缺失,李喜明和吳怡農提出要讓國軍形成「可信的嚇阻能力」。

拒止、懲罰威懾各有限制

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政治學助理教授喬伊斯(Renanah Miles Joyce)認為,嚇阻中國武力取得台灣是美國東亞政策的中心,但尚無如何威懾中國的共識,而拒止威懾與懲罰威懾(deterrence by punishment)各有人支持,卻各有缺點。

喬伊斯說,支持懲罰威懾者認為,當其中一個選項失敗,美國還有更多選項,而懲罰威懾旨在讓中國相信武力犯台弊大於利,美國則可對中國採取軍事、經濟,甚至外交懲罰措施,這具靈活性,也讓美國握有主動權,但若中國認為美國只會選用成本最低的懲罰選向,恐怕會削弱威懾力道。

喬伊斯表示,如果美國預先所做的承諾愈少,中國就愈能合理懷疑付出的代價是否極高,且美國是否會動用所有選項。她提到,就算美國解決承諾問題,並讓中國相信會付出高昂代價,卻仍要面對局勢加劇問題,因為要大量懲罰才能威懾意志堅定的國家,而此舉可能導致衝突升級。

喬伊斯指出,軍事代價可能涉及美國攻擊中國本土或海外的資產和基礎設施,而像是封鎖中國貿易的經濟懲罰,可能被視為戰爭行為,且若夠嚴厲也可能加劇局勢,但使局勢加劇風險最小的措施,反而是限制美國要對方付出代價的能力,變成被嚇阻的一方。

喬伊斯亦稱,祭出真正痛苦的懲罰不只有風險,還成本高昂,並具有信用問題,因為實施經濟懲罰的國家可能也付出高昂成本,但要中國有嚴重後果,仍需要許多資源較少的小國加入,這些盟友可能選擇效果較低的懲罰。她直言:「若保留台灣現狀是重要利益,就值得付出高昂代價維持現狀。」

不過喬伊斯也說,如果不認為維持台灣現狀是重要利益,進行懲罰威懾的理由就會變弱。她表示,拒止威懾和懲罰威懾都有嚴重的限制性,而最佳威懾戰略可能是結合兩者要素,即要能付出代價,並降低中國想透過武力取得其想要的東西的可能性。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