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研究機構提出長新冠通用定義 持續3個月以上的慢性病

新冠疫情持續,許多民眾出現長新冠症狀。取自pexels
新冠疫情持續,許多民眾出現長新冠症狀。取自pexels


美國國家學院(NASEM)在11日發表報告,為新冠感後的長期後遺症「長新冠」,提出通用的定義。其核心內容包括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成為慢性疾病,可能導致的症狀涵蓋200多種。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長新冠,不管年輕或年老,男性或女性

主筆這項報告的戈登貝蒂摩爾基金會主席芬伯格博士(Harvey Fineberg)表示,目前各體系有各自的長新冠定義,但事實是每個年齡層、每種性別與族群都會遭受侵襲,因此有必要提出一體適用的定義。

例如,美國疾管局(CDC)、美國衛生部助理部長辦公室(OASH)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各有自己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人和兒童也有不同的標準。

芬伯格說:「缺乏一致的長新冠定義阻礙了研究,延誤了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我們的委員會希望在透過研究者與患者社群的意見回饋,制定提出這個單一的定義,能幫助公眾了解這種廣泛且影響深遠的疾病。」該報告表示,編寫此一定義報告,總共採納了1300多名研究人員與患者的意見。

持續三個月、侵犯單一或多重器官的慢性病

報告中指出,長新冠應被定義為一種與感染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生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後,並至少持續三個月,持續性、反覆發作,或疾病狀態進一步發展,影響一個或多個器官系統。

長新冠症狀有可能從一開始感染就出現,或者是在新冠痊癒後過一段時間再出現。這些長新冠症狀可能包含呼吸急促、咳嗽、持續疲勞、運動後不適、注意力困難、記憶力變化、反覆頭痛、頭暈、心跳加速、睡眠障礙、味覺或嗅覺異常、腹脹、便秘、腹瀉等等。

一些患者還可能出現低血氧症、心血管疾病、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姿位直立性- 心動過速症侯群(POTS)、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症後群(ME/CFS),以及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修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這些自體免疫疾病 。

這些症狀已經有200多種,並可能繼續增加。而遺憾的是,不像新冠感染有快篩或者PCR(核酸檢測)能夠明確診斷,目前並無法提出一套標準的測試方式以確認診斷長新冠,必須靠醫師對個別病患的狀況進行評估。

具體統一長新冠定義,使社福保險能夠採取應對長新冠患者措施

下轄美國國家科學院(NAS)、 美國國家工程院(NAE)、 美國國家醫學院(NAM)、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RC)的美國國家學院,是應美國政府戰略準備和響應管理局(ASPR)以及美國衛生部助理部長辦公室的請求,制定出這個長新冠的統一定義。

美國國家學院希望,這項定義可以由美國各機構與組織廣泛採納,包括政策研究機構,各大醫院,以及各社福審核機構,以及時為患者提供醫療幫助與社福補貼。

本月初,美國國家學院提出另一項報告,指出美國整體可能有多達2500萬人正承受長新冠之苦,呼籲健康保險與社福機構必須出手援救。

更多太報報導
「別再給我說謊!」 佛奇將再被美國國會召喚出席作證
美國CDC前主任:佛奇掩蓋新冠起源真相 長新冠正在美國與全球肆虐
新冠病毒可能是從武漢病毒實驗室外洩的 有哪些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