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荷西水燈節 祈福送厄共創平安喜樂

民眾在湖邊施放水燈。(記者徐蓓蓓╱攝影)
民眾在湖邊施放水燈。(記者徐蓓蓓╱攝影)

夏至之際,一年一度的「聖荷西水燈節」在Almaden Lake Park公園舉行。自2019年以來,這項充滿樂趣、歡笑、希望和療癒性的活動,已經在聖荷西生根發芽。不同種族和年齡的人走在一起,共同創造一個平安喜樂的夜晚。

本年度的水燈節在夏至日之後的周末舉行三個晚上。現場備有各類小食餐車、播放著輕柔的音樂。事先購買門票的觀眾,得到一個裝有水燈手工製作材料的工具袋。但並沒有設立門票的關卡。因而只是去欣賞,不放水燈的觀眾,其實無需購票。

很多人認為,水燈節是一個非常浪漫的節日,因而現場年輕的情侶特別的多。今年的水燈節靠近夏至日,晚間水邊的氣溫宜人,很多參與者都是全家大小一起來,或是朋友互相邀約而來。

中元節「放水燈」本是台灣重要的習俗,與「超度亡魂」有關。水燈的目的是用來通知水上的孤魂野鬼前來參加法會,幫助他們免除深陷地獄及不得進食之苦。又稱為「照冥」,也就是以光照冥路讓孤魂野鬼能夠前來享用普度。

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聖荷西的水燈節的蔡先生一家,依然是依照傳統把這個節日當作是緬懷逝去親人的一個儀式。孩子們在水燈上寫下了很多想念阿公阿嬤的話,再一起在湖邊施放。但現場大多數不同族裔的民眾,只把水燈節當作一個祈福和浪漫的節日,很多人在水燈上寫下了各種美好的願景,或是創作各種別出心裁的卡通畫作。

一位原籍印度班加羅爾的阿嬤,在水燈上精心繪製了印度教吉祥蓮花的圖案,還用梵語寫滿了祝福。她在聖荷西做工程師的女兒還很好奇地向記者打聽「水燈節」的來歷和涵義。有趣的是,據學者推測水燈節其實是源自印度教,以水燈祭祀恆河女神,送走災厄、祈求好運的儀式,後被佛教所沿用。

正值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時候,一直到大約晚上9時天色才完全暗下來。一盞又一盞的水燈在湖中慢慢漂散開來。很多人都對記者表示,很感激亞裔社區將這一文化傳統介紹到聖荷西,讓社區居民有一個走到一起文化交流的機會。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向來治安不錯…紐約史島女睡街邊 遭西語裔男子性侵
熱穹擴及美國27州 上億人口水深火熱
酷熱 導致紐新鐵路「一周三斷」嚴重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