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力推用「數位創新」保育野生動物,科技業發達的台灣能做些什麼?

文:易俊宏

看到標題先不用驚訝,想說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怎麼牽扯到一起?但在今(2024)年的「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聯合國就闡明了要「探索數位創新在野生生物的保育方面」,因為此舉是連結人類與星球的重要工程。

關於這個生態節日,是第68屆聯合國大會(UNGA)於2013年訂定之,宣布每年的3月3日是「聯合國世界野生動物日」(World Wildlife Day, WWD),主要是立基於1973年簽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呼籲大家要持續關注非法捕獵與貿易、人為開發對野生對物帶來的衝擊。

具體來說,立法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減少使用農藥或殺蟲劑,或是設立自然保護區來提供野生動物安養繁殖的環境,或是對誤闖人類社會的野生動物們,以驅趕代替捕殺,或是建立生態廊道避免路殺,都是各國已經開始的行動。

然而,上述各種單點式的政策,其實難以回應當前伴隨著極端氣候、或都市擴張等,更大規模尺度的棲地影響。為了推出更全面完善的保育政策,取得棲地、物種、族群等精確的即時資訊,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應用數據創新來保護野生動物,就成了世界趨勢。

如何用數位創新保育野生動物?

說來抽象,不如舉個例子:為了防止非法狩獵,荷蘭非營利組織Sensing Clues利用了MarkLogic Data Hub技術,來提供更好的動態感知。據稱光是2022年的協力成果,就包括進行超過54,500次觀察和跟踪、保護了3,211,000公頃的自然環境。

此外,英國面對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去(2023)年開發出了AI麥克風與攝影機,嘗試對棲地與生物活動留下紀錄;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的保育學家Anthony Dancer指出,藉由科技的協助可以擴大監測規模,「我們從這些測試地點捕獲了數萬個數據檔案和數千小時的音頻,並從中識別出了各種動物。如果以人工進行觀察,我們無法做到如此規模。只有人工智慧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他也指出,在既有的測試地點中已發現了「30多種鳥類和六種蝙蝠以及狐狸和刺猬的跡象。」對此,倫敦動物學會表示振奮與驚喜。

聯合國相關網頁中,還特別指出「數位包容」(Digital inclusion)的問題,亦即能為全民所共享的資訊社會、減少特定群體之間的數位機會差異。換言之,即便科技創新的應用,應使得野生動物保育的研究、交流、追蹤、DNA分析等諸多面向,得以變得更加簡單、準確,有效率。

但聯合國指出在2030年之前,要解決「數位包容」仍是一個挑戰。然而,在國內此一狀況恰恰相反:根據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的網頁中指出,「我國民眾上網率達到86.2%,行動上網率也有84.4%,家戶連網率更首度突破九成,顯見國民對使用網路科技已有普遍接受度」,顯見我國在此已有諸多進展。

然而,我國有因此在動物保育上累積有相對應的成果嗎?

具有數位包容力的台灣,能做些什麼?

我國的政府組織月前改組:除了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行政院下又新成立有數位發展部,不難看出政府有企圖心,或想全面看待相關議題,但尚未見到跨部會的棲地保育專案。

在既有的保育成果中,不乏有許多生態學者的投入棲地樣區的探查與紀錄,但在引入數位科技的應用上,呼應當前聯合國的潮流趨勢,則相對缺乏。

檢視數位發展部的網頁中,則看到有相關技術已嘗試應用:二棲設計有限公司開發了NatureX、是種3D全息投影技術,旨在「即時發現健康異常的動物採取救援行動,並利用AI智能為野生動物建立『專屬檔案』建立大數據資料庫」。但除了此一介紹網頁以外,目前尚未看到有相關的應用成果。

對照於前述荷蘭、或英國的案例,台灣的數位包容能力既能遙遙領先他國,在保育方面的創新應用就不該讓他國專美於前,這或是我們可以期待升格後的各環境部門,可盡快展開跨部會的科技創新於棲地保育政策。

延伸閱讀
「經濟獨立、提前退休」和「幸福」是兩回事,30多歲就環遊世界的日本人告訴你差異在哪
美國眾議院通過「TikTok不出售就禁止」法案,潛在買家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