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纖維肌痛症傻傻分不清!中醫師提點判別原則與改善方法

你曾經發生疼痛,以為是小拉傷不以為意,卻意外發現疼痛狀況遲遲不癒,甚至綿綿不絕,且按壓痛點時,會感到激烈的疼痛感,不管是吃止痛藥或休息,都無法改善。中醫師說,小心,這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作祟!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這種局部卻慢性的疼痛,痛起來卻要人命的症狀,稱之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因為肌肉長期處於收縮用力狀態,沒有適當的放鬆伸展,或姿勢不良所引起。

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好發族群包括: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長期使用電腦的工作者、終年操持家務的媽媽們,以及心理壓力大、個性焦慮、情緒憂鬱的考生族等。會因為維持同個姿勢,使肌肉長期不動,加上天氣濕冷,而加重症狀。

康涵菁指出,臨床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患者觸診起來會有明顯緊繃的肌束,以及激痛點 (Trigger point) 的特徵,因此,只要按壓就引發強烈疼痛,還會轉移痛痛或痠脹、麻木等其他症狀,即可判定。

目前,西醫治療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使用藥物、物理治療,以及放鬆伸展緩解症狀,除非患者的狀況不佳,才會給予搭配注射療法。

與纖維肌痛症如何辨別

康涵菁進一步說明,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和另一種全身慢性肌肉疼痛疾病混淆,就是好發於 30〜50 歲的女性,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纖維肌痛症的特徵是全身多部位持續性疼痛,甚至超過 11 個以上的壓痛點 (tender point) 就有很大機會確診,可能落在肌肉、關節或滑囊等多部位,且不會有轉移痛的現象。

纖維肌痛症患者往往伴隨有疲勞、睡眠障礙、腸胃症狀等複合性症狀,治療上需要整合性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伸展運動外,也要搭配認知治療等,才能得以緩解。

中醫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康涵菁表示,從中醫角度思考,《黃帝內經》中說到「久坐傷肉」,和西醫看待緊繃肌束成因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當肌肉長時間處於固定不動作,或是過度疲勞的情況,就容易出現肌肉收縮緊繃的狀態,也特別容易有緊繃肌束。

因此,在中醫治療上,往往會建議針藥並行。康涵菁說:「用藥處理常常會以調和營衛、解肌祛風的桂枝湯為主要架構,可以溫通經絡又能促進血液循環。針對疲勞過度者,可以搭配黃耆增補氣推動的力量,並且依肌筋膜疼痛的部位視情況加入不同的引經藥,像是肩頸可加入葛根、羌活等」。

針灸的話,除了使用針上灸的方法外,這種慢性疼痛也傾向體針搭配頭皮針治療,透過頭皮針調整神經肌肉控制的部分,局部鬆解肌痛點引發得氣的效果處理緊繃的肌束,另外也會搭配細針引導筋膜,調整失衡已久的筋膜張力。

維持良好姿勢常走動能改善

康涵菁提醒,平時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動,可以設置鬧鐘提醒自己,並且盡可能透過環境幫助維持良好的姿勢,像是適當的桌椅高度,讓自己能夠豪不費力的維持好姿勢。

她進一步說明,一旦出現緊繃不舒服就要盡快求診,並搭配正確適當的拉筋伸展或復健運動,以免越伸展越不舒服,拖久了治療起來也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修復。

飲食上,也要注意均衡飲食,在有些情況下,當患者缺乏 B12 和葉酸時,會影響紅血球的生成,會影響肌肉的能量代謝,與肌筋膜疼痛症狀有一定程度的相關,適當補充也能有所幫助。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更多Heho健康文章

半夜睡不好不是枕頭害的!可能是「肌筋膜症候群」作祟

動不動就全身肌肉痠痛?多攝取維生素D可緩解「肌筋膜疼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