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科醫師責重危險難招新血 學會籲提升健保給付點數

過去20多年來,歷經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胸腔科醫師都肩負重任,在前線為重症患者插管,但是辛苦與所得不成比率,常被醫界戲稱「工作繁重又危險、健保點數低、還會被告」,近兩年來,胸腔科新進醫師更出現雪崩式下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招不到人。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下班之後,有時候一通電話又把你叫去醫院,因為病人有狀況,責任重的同時,假如出一點糾紛,可能就很容易被告上法院就離監近,所以根本是錢少、事多、責任重、離監獄近啦。」

台灣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10年以後假如再發生一個重大的傳染病的時候,那我們國內胸腔科醫生就會很少,這樣幾乎就是一個國安的問題了。」

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統計,目前國內執業胸腔科醫師共有1300多人,其中40歲以下者僅有202人,比例不到1成5,平均年齡超過50歲,不只年紀偏老,且收入比胃腸科低了2、3倍,因此胸腔科醫學會呼籲健保署,應提升支氣管內視鏡等、胸腔內科檢查項目的健保給付點數。

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應,「已經討論過,請他們也回去繼續的送出更具體的版本,我們會優先來檢討這些支付的點數。」

健保署回應強調,將透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改善計畫,逐步調高健保給付點數;至於醫療人力問題,因涉及層面廣,衛福部也會有政策因應,讓醫師人力均衡發展。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針對三高設醫院版家醫計畫 估最快8月上路
兒科住院醫師招聘率僅7成 醫界憂現人力斷層
缺藥問題延燒 慢性處方箋難領惹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