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退化3D列印導引骨釘植入術 避免傷害脊椎神經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高齡化與使用3C普及,罹患脊椎退化性疾病人數增多,尤其當脊椎有不穩定的情況下,往往必需進行脊椎後融合術併經椎莖骨釘植入固定手術,來維持脊椎穩定度。令人擔心的是,若骨釘植入路徑稍有誤差,就可能傷及脊椎神經。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在透過3D列印輔助,可以提升頸椎椎莖骨釘植入手術的精準度,讓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建置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執行脊椎融合手術,讓手術更精準。(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建置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執行脊椎融合手術,讓手術更精準。(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頸椎退化疾病,往往需要做融合固定式手術

大多數的頸椎退化疾病,需要做融合固定式手術。以及脊腰椎滑脫或椎間盤嚴重退化造成椎間盤性疼痛,也多數須要進行融合手術治療。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近萬人需接受脊椎後融合術併經椎莖骨釘植入固定手術,以往執行這類手術高度依賴醫師豐富臨床經驗,因若骨釘植入路徑稍有誤差,就可能傷及脊椎神經。

3D列印導引輔助頸椎椎莖骨釘植入術 安全有效、準確快速

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神經外科醫師張志儒指出,利用Zeego-Brain lab navigation system影像導航手術執行脊椎融合手術,並與中央大學合作,運用其研發的C-arm影像輔助導航系統結合人機互動式機械臂,協助進行椎莖螺釘植入所需的鑽孔方位導引,可以幫助手術更精確。

最近更與成功大學合作發展客製化3D列印導引方塊用於頸椎椎莖骨釘植入手術,透過術前電腦斷層重組影像以3D模擬技術製作客製化導引定位件,配合病人脊椎模型,讓醫師術前掌握病人患部狀態,事先確認及規劃最佳骨釘方位、適合的骨釘尺寸。術中也能以導引方式協助醫師依其術前規劃的方位打入骨釘,協助醫師植入骨釘過程更安全有效、準確快速,同時縮短手術反覆確認方位時間,降低失血量與X光拍攝次數的目的。此技術已成功完成17名病例,更將此項結果發表於《WORLD NEUROSURGERY》國際期刊。

C-arm影像輔助導航系統結合人機互動式機械臂,協助進行椎莖螺釘植入所需的鑽孔方位導引,可以幫助手術更精確。(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C-arm影像輔助導航系統結合人機互動式機械臂,協助進行椎莖螺釘植入所需的鑽孔方位導引,可以幫助手術更精確。(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機械手臂進行腎臟部分切除手術 腫瘤完全切除乾淨

在生策會主辦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國泰綜合醫院展出運用3D列印技術協助頸椎椎莖骨釘植入手術、機械手臂輔助部分腎臟切除手術等特色醫療;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彥傑指出,以機械手臂進行腎臟部分切除手術,主要是因機械手臂具有旋轉540度等優勢,有助醫師在30分鐘內快速完成腫瘤切除與縫合,以免腎臟因缺血時間超過30分鐘壞死,所有案例皆在30分鐘內完成,且手術檢體邊緣皆為陰性,可見腫瘤能夠完全切除乾淨。

此外,現場同步有國泰人壽、國泰健康管理展出包括:心臟衰竭照護團隊經驗分享、教學醫院行動載具APP輔助電子教學評量系統、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健檢服務、營養減脂計畫、產後護理之家等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