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重塑數位時代文創樣貌 7年累積回饋市府逾10億

▲臺北文創營運為松菸周邊挹注了發展活水。圖為2019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現場。(圖/台北文創提供)
▲臺北文創營運為松菸周邊挹注了發展活水。圖為2019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現場。(圖/台北文創提供)

臺北文創於今(15)日過7歲生日!臺北文創是台灣第一宗BOT案,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一手設計規劃的臺北文創大樓裡,匯集了許多指標性文創相關企業,為北市打造出多元文創產業基地,截至今年5月底,該案回饋到「臺北市文化設施發展基金」已超過新台幣10億(包含開發權利金、營運權利金、土地租金),為松山文創園區的發展傾注了活水。

官方表示,當年為滿足各類文創活動需求而規劃的多功能場地,現在每年平均吸引2000多場活動來此舉辦,加上商場、電影院、表演廳、及文創旅館的遊客,每年為松菸周邊帶來至少500萬人流量,衰退的街廓商圈也再現榮景。根據台北市觀傳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調查」,松山文創園區自2017年起已連續三年奪下台北市最受觀光客歡迎的熱門景點第一名。

事實上,臺北文創的創新,來自官民混血、新舊混搭所激盪出的活力,而運用創新科技為文創注入的新意與內蘊,則為不一樣的城市想像提供了實踐的舞台。面對數位時代,該案的創新布局和營運實績,說明一個成功的BOT,確實可以達到市府、市民、民間企業、和文創界四方共贏共好的局面,為城市帶來更多幸福感和光榮感。

文創突圍 線上線下串聯、把社群力變品牌力

2015年,官方推出《臺北文創APP》,以開放型架構串聯合作夥伴,貫穿線上線下多種媒介形式,讓使用者在單一APP中就能掌握、體驗文創行動生活。《臺北文創APP》目前使用者已突破1.2萬人。

2016年起,再開闢了《名家觀點》線上專欄,定期邀訪在藝文、設計、影視、音樂四大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名家,分享他們的生涯經驗、創作歷程、和對產業的觀察分析,並累計專訪70篇,臉書總觸及人數逾150萬人、總按讚數超過2.6萬個,同時吸引NOWnews等20多家專業媒體轉載。

▲2016天空創意節百萬作品《XYZ嬉遊中》連續獲得德國國家設計獎、台北設計獎等殊榮。(圖/台北文創提供)

越界融合 實體虛擬並置、互動科技顛覆文創體驗

官方指出,「創新」與「共好」,一直是臺北文創秉持的信念。為鼓勵年輕世代發揮跨界思維,結合創新科技豐富文化藝術創作內涵,基金會特別自2015年起開辦《天空創意節》徵件活動,每年提供高額製作費,協助得獎者在重量級評審團的諮詢指導下,將天馬行空的紙上創意化作真實的作品,開辦五年來,總參與人數超過42萬人,參賽作品累積近千件,提供給得獎者的製作費總計近千萬台幣,是當前國內最具號召力和實驗性的文創人才扶植平台。

而2016年誕生的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則是以「跨界」視野實踐「越界」融合。每年選擇一個和台灣生活記憶有關的主題,邀請跨領域、跨世代的頂尖設計師、創作者、及本土品牌共同策展。《記憶中心》開辦四年,累計參觀人數近20萬人,並獲「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等國內外重要設計獎項肯定。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原定三月開幕的2020《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順延到九月底。但官方也從即日起至六月七日止發起「宅玩家大挑戰-creative challenge」活動,為防疫生活創造更多樂趣!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病毒宿主「蝙蝠」除害蟲高手 搖身變文創品
嘉義文創園區「嘉酒柑仔店」開張
四月連假瘋童玩 文創柑仔店放風蹓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