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高溫潮濕》中醫師:建議多補充「苦味食物」清熱祛濕

芒種期間天氣炎熱、降雨量多、高溫潮濕,中醫師分享養生方法。(圖片來源/freepik)

6月5日進入24節氣中的「芒種」,這時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

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家家戶戶門口插艾草、菖浦或柳枝、榕枝,張貼黃紙紅字的「午時聯」,佩帶香包、小兒戴長命縷、吃粽子、飲雄黃酒,中午以苦草水淨身。農村更有一種「送蚊」習俗,端午午後,燃燒一把稻草,迅速在屋內各個角落薰一薰,然後跑到野外,連同紙錢一起丟在道旁,古時認為如此就可以將蚊蟲驅趕出家門。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表示,芒種因晝長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有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會兒緩解疲勞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關於「芒種」時節的中醫養生方法還有哪些呢?

芒種期間高溫潮濕,建議多補充「苦味食物」清熱祛濕

俗話説「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康涵菁解釋,代表芒種時節氣溫還會有變冷的時候,因此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芒種期間天氣炎熱、降雨量多,高溫潮濕。為了修養身心,人們的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她建議多吃補水的食物,如小黃瓜、胡瓜、芹菜、番茄、秋葵、白木耳等,並避免油炸類。 脾胃的部分,因為空氣潮濕,消化道容易不適,可以適度補充排濕氣食物,強健身體。

康涵菁指出,天氣逐漸炎熱,陽氣盛、心火旺,情緒容易浮動焦躁,可以適當多吃一點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蘭、蕎麥、生菜等清熱祛濕,同時因芒種氣候以濕熱為主要特徵,濕熱之邪侵犯人體,脾胃虛弱的老人、小孩易出現食慾不振、便溏腹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等症狀。

「這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導致耗氣傷津,因此,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她也提到,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上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健脾祛濕和降壓、降脂的食品。「此外,盛夏炎熱,在烹飪時亦建議減少使用熱性調味料(如八角、茴香、桂皮、花椒等),從而減少便秘、痔瘡、口角炎、咽炎、頭暈、熱痱、中暑等症狀。」

芒種時節天氣逐漸炎熱,陽氣盛、心火旺,情緒容易浮動焦躁,可以適當多吃一點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蘭、蕎麥、生菜等清熱祛濕。(圖片來源/HiC@photoAC)

2動作檢視體內是否有「濕邪」

康涵菁表示現代人運動頻率少,加上飲食偏愛辛辣、味重,「但這些肥甘厚膩的食物過多攝取,會影響人的脾胃運化功能,當脾胃沒辦法把所有東西都轉化為人體能夠利用的營養成分時,那些沒被轉化的東西,就變成中醫認為的『濕邪』。」

她也提到,平常民眾可自行檢視是否有「濕邪」,即早上起床後發現自己兩頰或眼下胞是否有浮腫,以及小腿前內側用拇指按壓3秒後放開,若皮膚陷下一個小凹洞,過一陣子才浮起來,就代表有「濕邪」的表現。

清熱祛濕粥品「蓮子芡實荷葉粥」

康涵菁推薦「芒種」時節的清熱祛濕粥品:

蓮子芡實荷葉粥

材料:蓮子、芡實各30克,鮮荷葉3張,糯米50克,豬肉50克

作法:將芡實去殼,荷葉剪塊,蓮子去心,將諸材料洗淨與糯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成粥,放涼即可食用。

她也提到,芒種時節女性在月經前容易水腫、常易感疲倦,頭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濕毛巾般四肢沉重無力,且大便稀軟,有時不成形或黏在馬桶上難沖掉,甚至很容易得腸胃炎拉肚子、女生分泌物變多,甚至時常感染,有異味及搔癢,抑或是照鏡子發現舌頭上鋪了一層厚厚的舌苔、皮膚經常反覆濕疹、搔癢、時常起紅疹、水泡。

康涵菁表示,這些狀況都會在芒種時節特別明顯,雨天時也會加重,「除了多運動外,多吃排濕氣的食物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也能改善不適。」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輝達擬在台設立研發中心 地方政府端出「優勢」搶破頭 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
AI風潮起但美科技巨頭還是裁員了!微軟因實境耳機賣不好砍1千多人 谷歌也砍百人
竹北所得、交易量雙榜首!北市6區平均總價均破2000萬

看更多相關新聞
24節氣芒種:習俗、禁忌、諺語、天氣、養生重點一次看
節氣「芒種」肚子鬧脾氣! 林可彤三招擊退腸胃毛病 中醫提醒脹氣別吃芒果
今迎芒種!今明全台有雨「外出建議攜帶雨具」端午連假天氣曝
芒種來了!命理師曝「6生肖」運勢旺翻:第1名非龍莫屬
把握今天「芒種」節氣開運!命理師獨家公開「十二生肖開運食物」

看更多節氣「芒種」相關影音:
芒種濕熱消化不良 林可彤示範瑜伽脊椎扭轉式、抱膝式、弓式 三分鐘健身操幫助腸胃蠕動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鳳梨炒飯酸甜解膩高顏值上桌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泰式海鮮黃瓜 藿香清涼預防中暑
小滿心火上炎口舌生瘡 林可彤示範瑜伽眼鏡蛇式、蝗蟲式、駱駝式 三分鐘健身操清熱降火氣
小滿養生食補這樣吃 麻婆冬瓜香辣開胃超下飯
小滿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牛蒡鍋 降火氣固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