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不到邀請函 台灣又被WHA霸凌了


撰文=吳捨之(圖片來源=United States Mission Geneva@flickr)

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今年五月底於瑞士日內瓦召開,由於我國不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員國,所以每年能否順利出席WHA都必須等待世衛組織的邀請函,而這封看似一般的國際會議信函,其背後有著複雜的兩岸政治算計,中國如幽靈般纏繞著台灣的國際空間,儼然是一種可悲的宿命。

過去八年,台灣是以觀察員的身份來參與WHA。依照WHO的規則,WHA的觀察員僅能參與為期約五天的大會活動,觀察員在WHO沒有投票權跟人事分配權,也無權取得關於世衛組織的重要文件,如果要參加其他活動必須獲得WHO的同意。WHA如何決定「觀察員」的資格,主要有兩種,一是由WHO的秘書長視工作需要來發出邀請,另一種是通過決議文來確定,前者是以每年邀請的方式,後者是一旦獲得WHA的決議便可持續參與,可視為一種「正式」(常駐)觀察員的待遇。

我國自2009年開始以觀察員身份來參與WHA,所使用的名義是「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所使用的觀察員身份是上述所指的第一種,需每年收到邀請函方能出席。觀察員出席WHA必須透過採網路報名的方式,且必須先收到邀請函後才能進行報名;然而,今年的報名期限是5月8日,至今我方依舊未收到邀請函。輿論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一方認為去年是在報名當天才收到邀請函,所以不必太悲觀,政府有努力的空間,仍有出席的可能;另一方則表示兩岸情勢不穩,在中國若持續打壓,台灣可能自此從WHA消失。

「2758屋頂模式」:中國「恩准」下的安排!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在2014年時便指出「WHA模式」封死了台灣的國際組織參與之路,當時便點出台灣在未來可能面臨出席WHA無法正常化的困境;果不及然,2016年政黨輪替後,中國便出招刁難,讓台灣連續兩年面對能否參與WHA的難題,一直迴盪在「無望出席」和「全力爭取」的窘境中。換言之,當我政府表示「世界不應該將台灣排除在醫療防疫體系之外」,除了點出台灣對全球衛生的貢獻與支持,也道盡台灣面對國際現實的悲哀。

WHO秘書長陳馮富珍是中國香港籍人士,在2006年受中國推薦角逐WHO秘書長一職,2007年正式上台主政WHO,2012年順利連任,第二任的任期到今年六月底。其實早在2005年,中國就與時任WHO秘書長的李鐘郁簽署《瞭解備忘錄》,當中便提及有關一中原則的問題。換言之,台灣能否參與WHO的活動,甚至出席WHA都受制於中國的態度,中國透過對WHO秘書長的掌握來影響對台灣發出邀請函的決定,正是台灣無法正常參與WHO的主因。

去年我國收到WHO的邀請函時,文件中加註了聯合國「2758號」的決議文字眼,也就是「一中原則」的內涵,當時礙於新政府甫上任,為了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諧的選擇,我政府選擇出席WHA是務實的決定;然而,今年情境再次重演,我方仍在苦等邀請函的發收,輿論也再次挑起兩岸敏感話題的鋪陳,認為蔡總統不願接受「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台灣出席WHA可能凶多吉少!筆者認為民進黨政府在進入執政的成熟期應採取更具前瞻的格局策略。

台灣該怎麼看待WHA的出席

近日新台灣國策智庫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八成的民眾對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A的作法感到不滿,當中表示「非常不滿意」的態度就有近五成之多;其中,該民調結果也呈現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在年齡分佈中,30歲到50歲之間的青壯世代有高達87%的不滿聲音,顯示中國打壓已讓台灣民眾感到反感。該民調也調查了台灣民眾對「以台灣名義加入WHO」的態度,當然,這毫不意外的,有超過七成五的民眾表示支持,且大多集中在20歲到50歲的青年族群。

另外,如果九二共識是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前提,尤其是中國在WHA設下的「2758屋頂模式」,那麼台灣民眾「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的態度又會如何?以新台灣國策智庫的民調顯示,相較於去年的民調結果,認為沒有必要先承認九二共識的態度上升2%,相反的,認為有必要的則下滑5%。換言之,多數台灣民眾不認同中國以九二共識作為打壓我方參與國際組織的理由,且九二共識不等於兩岸關係的發展。

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無法正常化,等待WHA的邀請猶如霸凌,因此,有論者認為我國應該把民意作為後盾,積極爭取國際參與的空間,甚至應該「理直氣壯地把民意說出來」;當然,從政府的角度應該依循民意來推行政策方針,在外交的溝通談判有其多重的管道與方式,也正因為兩岸關係的敏感,不只受到外部影響也鑲嵌在國內的政治運作之中,筆者認為政府低調維穩的策略實難苛責。

我政府應全盤檢討國際參與的策略模式!

只是,面對中國的打壓,同時又必須拓展國際空間的需要,政府除了「溝通」 之外,是否應當誠實的盤整出我國外交上的困境?如果沒有收到WHA的邀請函,我政府有何策略因應?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即便未收到邀請函,依舊親自率團到現場表達立場,並宣揚台灣醫療對國際的貢獻;筆者認為我政府應該要對此全盤檢討,而不能只是治標,必須要更長遠的規劃。

我國面臨中國打壓與國際現實已非一朝一夕的問題,每年糾葛在WHO、ICAO等國際組織的議題,挫敗感無益於施政,也會讓中國軟土深掘,我政府應當適時的檢討與提出國際參與新方案。以WHA為例,無論今年我國是否能順利出席,衛福部都應當思考除了為期約五天的WHA之外,還有哪些渠道可以彰顯我國對全球醫療發展的貢獻,拉高台灣的國際影響力與亮度。

與此同時,我政府應當提出參與WHA正常化的推動方式,除了以成為正式會員國為目標外,在短期內應當以獲得「決議文式的觀察員」為務實之道,方能破除中國套上的「2758屋頂模式」的緊箍圈;此外,今年WHO秘書長即將進行改選,是否有新的人選,尤其我友好盟國們的態度和立場,都將攸關我國未來實質參與的機會,我政府應深入研析。

延伸閱讀

■  黨主席連署都在唬爛 國民黨內喊廢聲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