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英特爾將被高通收購」,《經濟學人》建言:投資昔日晶片巨人,科技巨頭們應當賭一把
近年英特爾(Intel)技術優勢下滑、落後競爭對手,不但不再是十大半導體公司,市值甚至不到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市值的零頭。在低迷陰影中,美國《華爾街日報》週五(20日)獨家報導,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在最近幾天向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提出了收購方案,引發市場關注。英特爾未來何去何從,《經濟學人》也特地針對其能否在AI時代重振旗鼓,做出深入分析。
英特爾的黃金時代:從摩爾定律到市場主導
《經濟學人》指出,自1968年成立以來,英特爾一直與「縮小化」(shrinkage)同義。在最初的四十年裡,這是一種讚譽。大約每兩年,英特爾就會推出新的電晶體,大致是在相同的矽晶圓上安裝兩倍數量的晶片(而且價位相仿),這種規律後來被稱為「摩爾定律」。這是英特爾能夠壟斷記憶晶片市場的秘訣,在1980年代「記憶體」商品化時,更壟斷了推動隨後PC革命的微型處理器市場。
市值暴跌:英特爾面臨的嚴峻挑戰
但在連續兩次災難性的季度財報之後,當英特爾與「shrinkage」並列,大家想到的不再是電晶體的「縮小」,而是公司市值的「萎縮」與「縮水」。英特爾的市值已從2024年1月份的2100多億美元,大幅萎縮至840億美元,甚至低於其工廠和設備的價值。人工智慧(AI)熱潮對矽晶圓的巨大需求,雖然推動其他晶片公司的發展,但英特爾的股價卻出現自1990年代以來少見的便宜價位。甚至有人認為英特爾可能會被踢出道瓊工業指數,昔日地位將被輝達(Nvidia)取而代之。
英特爾緊縮措施和翻身計畫
《經濟學人》指出,2024年8月初,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裁員超過1萬5千人,年度資本支出也將從250多億美元縮減至200億美元,年度股息從30億美元降至零。季辛格在給員工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成本太高,利潤率太低。」隨後幾天,英特爾的股價縮水了3分之1,拜登政府中渴望復興國內晶片產業的官員,想必也會為此種發展感到擔憂。
季辛格最初的翻身想法,集中在將英特爾分為無晶圓廠設計工作室和英特爾代工服務(IFS)。設計部門擺脫了內部生產的束縛,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代工廠。IFS失去了專屬客戶,將憑自身實力贏得業務。這一切看似合理,但它理所當然地認為英特爾能夠繼續從CPU中賺錢,並重新掌控「摩爾定律」的主導權,然而因為英特爾的生產失誤,主導權早就被台積電拿走。
錯失良機:手機晶片與AI領域的挑戰
《經濟學人》指出,英特爾面臨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在2000年代末期,PC業務帶來的豐厚利潤使英特爾對手機晶片需求的激增視而不見。它堅持自己生產處理器,即使當競爭對手轉向「無晶圓廠」模式,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TSMC)等代工廠。反覆的製造失誤延遲了新中央處理器(CPU)的推出,讓與台積電合作的無晶圓廠競爭對手AMD搶走了市場。最近,英特爾完全錯過了專業AI晶片的崛起,這使得輝達一度成為市值3兆美元的巨頭。
在IFS方面,儘管英特爾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並沒有完全消除客戶對其製造能力的懷疑。《路透》最近指出,市值7000億美元的晶片設計公司博通已經測試了英特爾聲稱超越台積電的工藝,並得出結論認為它還沒有準備好進行大規模生產。IFS的一份大合約是與其姐妹部門簽訂的—後者在一次殘酷的手足相殘中,將高端產品的任務交給了台積電。
科技巨頭的潛在角色:新的投資機遇?
《經濟學人》認為,無晶圓廠的晶片製造商希望英特爾的代工廠獲得成功,否則他們將更加依賴台積電。讓英特爾失敗在商業上不智、又增加了經營的風險,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地緣政治局勢。有一個共同出資的先例。2012年,荷蘭艾斯摩爾(ASML)公司從三個大客戶—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籌集資金,用於新一代晶片製造工具。英特爾支付了31億美元購買15%的股份,其中大部分在2018年前售出。如今,這些股份的價值約為500億美元,相當於英特爾當前市值的5分之3。
潛在的支持者,特別是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都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並希望設計更多自己的AI晶片。英特爾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有才華的工程師團隊。即使它不能提供像艾斯摩爾那樣的投資回報,對這些科技巨頭來說,投資英特爾可能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戰略賭注。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