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續挺同族裔候選人?11月選舉揭曉

舊金山華裔選民長期以來不遺餘力支持華裔候選人擔任公職,但這個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表示,受到疫情期間反亞裔仇恨、街頭犯罪惡化、學校關閉的影響,傾向進步派(progressive)的華裔政治人物近年來在選舉中並不一定能像過去一樣,獲得華裔選民的大力支持。

剛被選為本地民主黨委員會主席的舊金山副地檢長湯曉慧(Nancy Tung)說:「華裔社區已不再受絕對的身分認同政治侷限,對於誰能真正代表他們的意見和價值觀,華裔選民的想法變得比以前成熟。」

湯曉慧的說法將在11月的選舉中受到檢驗。舊金山11月將有6項市議員選舉,目前已有五名華裔候選人參選。

第三選區市議員候選人黎慧心(Sharon Lai)是前舊金山市交通局(San Francisco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Agency)董事,這位來自香港、能說粵語的候選人面對著另外五人的挑戰,其中包括會說流利粵語的賈米爾(Moe Jamil)和略通粵語的索特(Danny Sauter)。黎慧心被認為較傾向進步派,索特則得到舊金山溫和派(moderate)人士的支持。

第11選區有兩名華裔候選人參選,一位是具有進步派背景的工會組織者陳小焱(Chyanne Chen),一位是托兒中心創辦人賴天宸(Michael Lai),他在3月初選中獲選為舊金山民主黨中央委員會(DCCC)成員。這兩位候選人正與其他五名候選人爭奪這一選區的席位。

目前市議會中唯一的現任華裔議員是第一選區的陳詩敏(Connie Chan),由於當地列治文區居民對犯罪率上升感到不滿,她面對大力倡導公共安全的對手,連任選戰打得十分艱苦。

紀事報指出,在22%人口為華裔的舊金山,亞裔政治人物要出頭並不容易。朱嘉文(Carmen Chu)於2007年首次當選市議員,是當時議會中唯一的亞裔議員。

七年後,亞裔議員增加到五位,其中四位是華裔。政治顧問何大衛(David Ho,音譯)稱,這是亞裔政治力量的「黃金時代」(golden era),當時除了這些市議員,市長李孟賢(Ed Lee)也是華裔,另外還有代表舊金山的加州華裔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

2009年到2014年擔任舊金山市議員、2014年到2021年擔任加州眾議員的現任市府律師邱信福(David Chiu)說:「我們那時並沒有意識到,那個年代有多特別。」他表示,他曾嘗試鼓勵更多華裔和亞裔新人競選公職,但大部分人都興趣缺缺。

紀事報認為,溫和派亞裔選民今年有能力決定誰是舊金山下一任市長和市議員。紀事報指出,陳詩敏代表的列治文區亞裔居民表示,候選人是不是亞裔並不重要。當地越裔社區領袖黎麗茲(Liz Le,音譯)表示,她不認同陳詩敏對犯罪問題採取軟弱的態度。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美藥價驚人 這款常用皮膚藥 竟比國外貴幾十倍
偽造租約占屋 紐約皇后區霸房者被控18罪
直接工作或繼續深造?研究:逾4成碩士文憑沒有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