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克膜非萬能 治療恐出現嚴重併發症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53歲的楊先生為業餘棒球隊的投手,某天在球場上比賽時突然倒地昏厥,失去生命徵象,隊友隨即通報119並施行CPR心肺復甦術,台北慈濟醫院第一時間啟動「ECPR體外心肺復甦」流程,心臟血管外科接續為楊先生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最後診斷為急性心因性休克,在心導管室置放主動脈支架後,送往加護病房觀察,兩天後順利移除葉克膜,並於三個禮拜後平安出院。

葉克膜(ECMO)可替代部分心肺 嚴重併發症恐有致死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徐展陽表示,葉克膜(ECMO)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主要用來替代部分心肺作用,支持患者度過最危急的病程。然而葉克膜並非永久性裝置,一般最多使用二至三週,且其為體外儀器,裝置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下肢缺血、全身氣孔出血與細菌感染,發生率隨裝置時間而提升,進而引發敗血症甚至死亡。

盡早移除葉克膜 醫療團隊合作最終目標

由於會有上述併發症發生的可能,盡早移除葉克膜是醫療團隊最主要的目標。因此在加護病房期間,將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召集專業醫療團隊,成員包括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心臟血管科醫師、護理師、體外循環師,分別負責藥物調整、心臟超音波檢查、腳踝脈搏測量與理學檢查以及葉克膜降轉測試,團隊每日同步所有資訊,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確認是否能夠移除葉克膜。

加護病房曾珮瑜護理長提到,ECPR患者的治療需要團隊的完整協作,尤其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照護,足以影響患者預後情形,台北慈濟醫院團隊透過醫囑的準確執行以及跨團隊的迅速對接,大大提升OHCA患者整體存活率,並降低併發症與後遺症的發生。

北慈16分鐘OHCA 多數患者預後狀況良好

徐展陽進一步指出,台北慈濟醫院的OHCA作業流程迅速精準,目前平均目擊倒地至完成裝機時間為16分鐘,平均整體治療完成時間也落在半小時內,使多數患者的預後狀況良好。

【延伸閱讀】

男星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 醫:病毒控制不住「戰場開太大」

靜脈曲張不僅外觀受影響 醫師曝更有猝死、休克可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1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