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輝專欄】印度東進政策與印太戰略

印度第十八屆人民院(下議院)於 2024 年 6 月 4 日結束,印度人民黨 (BJP) 獲得 240 個席位,距離組成多數政府還差 32 個席位。這次選舉標誌著目前由民族民主聯盟領導的印度聯合政府的復興。Shruti Dey施魯蒂·戴伊發表在最新一期《地緣政治》(The Geopolitics) 的<印度東進政策與印太戰略與日韓台的對接>( The synergy between India’s Act East Policy and Indo-Pacific Strategy with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分析這個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Shruti Dey 是印度本地治里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的研究學者。


印度將繼續謹慎利用多極世界秩序的出現
縱觀印度的外交政策,在過去十年中,印度在多數人民黨政府的領導下,為簡化印度作為「領導大國」的敘述做了很多工作。從加強與美國及其盟國的關係,到堅決反對中國的主張和隨後的邊境入侵,再到與各種多邊組織的承諾和定期接觸,印度一直積極奉行其外交政策,這一政策得到了全球的認可。鑑於印度在全球參與方面取得的成長,儘管印度目前由聯合政府領導,但在過去十年所取得的進展上卻不太可能出現倒退。此外,全球戰略環境的變化、多極世界秩序的出現以及複雜的相互依存是印度將繼續謹慎利用的一些關鍵因素。
將焦點集中到印度與東亞地區的關係上,印度和日本有著牢固的雙邊關係,這是印太地區和平、安全和繁榮的關鍵。
印日關係近年來取得了新的高度
從成為印度在東亞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到在QUAD、G-20等多邊平台上與日本接觸,印日關係近年來取得了新的高度。印日特殊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已進入第十個年頭。此外,日本和印度在國家和國際層面聯合開展了一系列計畫。在一系列專案、投資和協議中,例如日本-印度全面工業夥伴關係、印度-日本數位夥伴關係和新創企業中心、日本-印度清潔能源夥伴關係(JICEP)、印度-日本東行動論壇、收購和交叉最近簽署的ACSA )、印度東北部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海外發展援助、孟買-艾哈邁達巴德高鐵計畫等。此外,印度的印度太平洋倡議(IPOI)與日本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之間存在協同作用。2023年3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印度智庫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披露了新的「自由開放的印太」計畫。該計劃明確的副標題“與印度一起,作為不可或缺的伙伴”,不僅表明了印度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日印在印太地區合作的支點。在國際政治秩序不斷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挑戰的關鍵時刻,這種合作具有巨大的價值。最近,兩國總理在義大利七國集團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強調在兩國現有政治和戰略互信基礎的現有合作領域開展工作。
印太話語為印度和韓國之間帶來了新的話語
就印度與韓國的關係而言,兩國在南海和印太海域航行自由方面存在利益的共同交匯點。印太話語為印度和韓國之間帶來了新的話語,因為這個概念將兩國關係框架在一個單一的綜合戰略空間中。
此外,印度2014年的東向政策(AEP)透過增加戰略合作的維度,擴大了與印太地區國家的接觸領域。仔細觀察,由於中美持續競爭等外在因素,印度和韓國的關係出現了新的轉變。
印度與韓國的關係從2010年的戰略夥伴關係升級為2015年的特殊戰略夥伴關係。兩國之間的協同效應也受到韓國經濟多元化努力的推動,以減少首爾對中國的依賴,並將其外交視野多元化到東北亞以外。新德里和首爾之間關於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CEPA )擴展的談判可能會在2024年結束。日本(220 億美元)。
韓國支持印太戰略是最近的事態發展。此前,首爾對印太戰略的擔憂集中在陷入持續的中美競爭和中國在該地區的霸權行為的風險上。然而,在尹錫烈總統的領導下,韓國終於在2022年  11 月推出了「自由、和平、繁榮的印太地區戰略」。
印度會重新考慮其在中國入侵台灣中所扮演的角色
就台灣而言,印度與台北日益增長的合作也是受地緣戰略環境變化的影響。印中關係惡化之際,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日益緊張。加勒萬事件後,印度在商業接觸和軍事關係上繼續向台北靠攏。印度尚未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因為印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印度和台灣在科技領域的參與也有更大的前景。然而,在談到印度對台灣問題的支持時,我們必須注意到印度和中國的競爭現狀,最近出現了棘手的跡象。其次,印台關係還沒有發展到印度可以承諾在台灣問題上選邊站隊的階段。由於人們對中國威脅的持續擔憂,這仍然是印度戰略考量中潛在的一個方面,印度可能會重新考慮其在中國潛在入侵台灣中所扮演的角色。
儘管如此,台灣透過「新南向​​政策」實現外交關係多元化,旨在擴大市場,減少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並接觸南半球、東南亞和大洋洲國家。台灣的NSP和印度的AEP之間存在著團結,這在經濟合作、貿易和投資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雖然印度的AEP確實專注於增強印度的戰略優勢,但它也相當重視深化印度與更廣泛的印太地區的經濟聯繫。同樣,台灣的NSP重新重視透過台灣公司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的經濟合作。
印度與台灣之間缺乏自由貿易協定
2018年,印度和台灣簽署併升級了雙邊投資協議和相互認可的授權經濟運營計劃,不僅涵蓋印度和台灣之間的直接投資,還包括與日本和韓國相比通過第三地的間接投資,印度與台灣的關係尚未發揮其真正潛力。印度與台灣之間缺乏自由貿易協定、印度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台灣缺乏參與多邊組織等因素限制了印度與台灣在國防和戰略合作等重要領域的互動和參與。此外,AEP和NSP方面的合作是可能的,但中國因素限制了雙方。
最近,中國對莫迪總理就台灣總統賴清德當選賀電發表的言論做出的不良反應就是一個例子。
毫無疑問,印度與這三個東亞國家的關係將繼續蓬勃發展,但規模將是空前的。一系列因素將成為兩國外交關係的催化劑。印度透過雙邊和多邊平台不斷進行的外交接觸與合作、外部戰略環境以及各自對中國的威脅認知,這些因素將決定未來印度與日本、韓國和台灣關係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