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與金正恩強化關係 對中國是一把雙面刃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6月18日到19日對北韓進行訪問,在其短暫停留期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分析指出,「蒲金」強化關係對其共同夥伴中國帶來好處與擔憂,是一把雙面刃。

蒲金深化友誼合作 北京態度謹慎

俄羅斯總統蒲亭在6月18到19日對北韓進行「友好國是訪問」,這是他睽違20多年來,再度走訪北韓,他在訪問期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一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重點包括承諾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攻擊將彼此援助。這項條約引起美國及其日本和南韓等亞洲盟友的嚴重關切。

然而在俄羅斯和北韓深化關係,並誓言抵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之際,中國卻反應謹慎,避免任何可能被視為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發展三方結盟關係,使得北京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複雜化。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趙通(Zhao Tong)認為,「中國對北韓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持一定的保留態度,關切可能會破壞北京對平壤近乎壟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趙通說:「中國也小心翼翼,不要讓人留下北京、莫斯科和平壤事實上已經結盟的印象,因為如此不利於中國與主要西方國家保持務實合作關係。」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也表示:「北京不想與北韓和俄羅斯結成三方聯盟,因為這樣的聯盟可能意味著新的冷戰。北京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將自己鎖定在與平壤和莫斯科的關係,如此將違背中國維持與歐洲關係,以及改善與日本和南韓關係的目標。」

俄國北韓「類結盟」 分散美國對中國注意力

儘管北京與華盛頓在外交政策和貿易問題上的衝突日益增多,但是中國遠沒有像俄羅斯和北韓那樣成為國際上被排斥的國家(pariah state)。美國及其盟國日本和南韓去年位列北京最大的貿易夥伴名單。

因此在蒲亭為了取得北韓砲彈的供應,以繼續他在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而金正恩需要俄國的先進技術,以進一步發展飛彈與核子技術,雙方出於共同利益而發展出類結盟的關係。這對中國不啻為一件好事。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北京通訊員蒂博(Harold Thibault)撰文分析,有了俄羅斯的介入,「可以減輕中國為經常惹事的北韓提供國際掩護的壓力,以及必須提供其足夠的貨物和糧食以確保其生存所帶來的負擔。」

蒂博也指出,因為美國在南韓的大型基地距離中國領土僅400公里所帶來的威脅,中國認為北韓居間提供的緩衝地位,符合其利益。

至於北京的一些官員可能會歡迎俄國與北韓加強夥伴關係,以此作為反擊美國在世界事務扮演主導地位的一種方式。

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對中國而言,俄羅斯和北韓發展更密切關係,將會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因此這對北京來說不一定是壞事。」不過,「中國只是需要小心,不要被視為涉及三國的佈局,如此將會帶來太多風險。」

俄國北韓共同防禦協議 稀釋北京影響力

蒲亭與金正恩的這次會晤是東亞地區數十年來、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關係的最新篇章。專家指出,金正恩與蒲亭簽署一項共同防禦協議後,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擔心失去對北韓的影響力,以及在蒲亭的技術支援下,北韓軍事力量的茁壯可能加劇朝鮮半島的不穩定。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會長兼韓國講座車維德(Victor Cha)表示,中國內部「也有很多不安」,因為中國不想失去對其擁有影響力的北韓,也不希望看到一個破壞穩定的核武國家出現在其家門口,更不希望將歐洲的衝突帶到亞洲。

分析指出,中國對北韓影響力的稀釋,意味著金正恩可能會無視北京方面的克制呼籲,並且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迫切希望維持穩定以發展經濟之際,平壤可能製造更多的混亂。

歐巴馬政府的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認為,蒲亭和金正恩發展更緊密關係,並且金正恩渴望藉此減少北韓對中國的依賴,可能​因此​會削弱北京對北韓的影響力。

他指出:「除了對蒲亭訪問北韓,侵入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的勢力範圍而感到憂心之外,中國真正的代價是,俄羅斯的擁抱讓北韓在不考慮北京的利益下,更加地有恃無恐。」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俄羅斯與北韓簽署戰略協議 美韓同聲譴責
6月第3次 北韓士兵再闖兩韓軍事分界線
紐時:俄羅斯北韓軍事結盟 金正恩賺到中國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