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蝴蝶專欄】滿月大禮包!賴總統屢唱新兩國論 能否滿足台獨派期待?

【藍蝴蝶專欄】滿月大禮包!賴總統屢唱新兩國論 能否滿足台獨派期待? 225
【藍蝴蝶專欄】滿月大禮包!賴總統屢唱新兩國論 能否滿足台獨派期待? 225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6月20日賴清德總統就職滿月,滿月前日他在蕭美琴、潘孟安及吳釗燮等人的陪同下,於總統府舉行「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記者會,發表談話。

首先,賴總統宣佈成立三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並且由自己擔任召集人,期望凝聚政府和民間的力量,為國家和世界提出更有力的解決方案。

其次,媒體提問,賴總統就任後曾幾次公開演說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絕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被馬前總統批評為「新兩國論」、「引戰總統」,引發兩岸關注。對此,賴總統回應:

一、「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社會共識。

二、總統的職責就是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造福國人,沒有一個總統是例外的。

三、不接受「首戰即終戰」,是要展現對保家衛國的決心。

四、台灣人民熱愛和平與人為善,但和平必須要靠實力,也就是透過備戰達到避戰,而達到和平。

五、空口白話不是真和平,靠實力達到的和平才有保障、才是真正的和平。

可是等等,魔鬼藏在細節裡!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句話有貓膩,不知台獨派看出來沒?

隸屬二字,出自《韓非子·難勢》,意思是受統轄、管轄、從屬。反義,則是並立、獨立。

中華民國,1912年在中國大陸宣告成立,並經歷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時期。它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中國」。

1949年12月,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

此後,中華民國多使用「自由地區」指稱政府統治區(台澎金馬),另稱政府未統治之區域為「淪陷區」(大陸及港澳)。

由於中華民國人民對國家定位認知複雜,有人認為「台灣地區」為中華民國之一部分,有人認為「台灣」為中華民國之通稱,也有人認為「台灣」應獨立建國。

於是,政黨之間對於國家定位的差異自此而生。

民進黨使用「台灣」、「中國民國台灣」作為國家稱號。

民進黨《台獨黨綱》主張,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

國民黨則是使用「中華民國」為正式稱呼。

在涉及兩岸問題時多以「大陸地區」、「港澳地區」與「自由地區」等現行法律用語指稱,同時強調以《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定義之區域間的關係去面對此問題。

依據前述資料得知,國、民兩黨對國家定位的主張與稱號,涇渭分明。

假如,賴清德主席是一位堅守政黨理念(台獨黨綱)的務實台獨政治工作者,那麼在他鐵骨錚錚氣概下喊出的必是「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和國」互不隸屬,藉由對北京重重地下馬威,來滿足台獨派的期待。

另外,回顧2月25日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吳峻鋕在一場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發表「民進黨的訴求」主題報告,強調:

一、台獨黨綱「已是歷史文件」,不必再另宣布台獨。

二、民進黨中國政策的最終目標,是要和中國建立互惠而非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的關係。

綜上所述,民進黨聽從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指示,一邊推動倡導新兩國論,另一邊潛心避談台獨黨綱,妙手助使兩岸回到1949前的原貎,維持內戰狀態。對美國而言,賴清德主席的信任度或可增添幾分。反觀,台獨派對金孫清德的殷切期盼,可就不太好說了?!

照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藍蝴蝶專欄】始料未及!AI教父黃仁勳一語驚動國台辦

【藍蝴蝶專欄】務實獨派總統賴清德,須當讀懂拜登話中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責由作者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