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反美網路影響力作戰導入AI 澳洲報告示警

(中央社坎培拉15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智庫警告,社群媒體上出現「與中國有關且最成功的影響力作戰之一」,並且運用人工智慧(AI)生成的頭像和聲音,為傳播親中反美言論進行配音,目的是要左右全球輿論。

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天報導,上個月在YouTube的一段影片裡,一個略顯生硬、語法稍微有些奇怪、帶美國口音的聲音用英語嘲笑美國政府處理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的方式,聲稱美國未能「像中國那樣起調解人的作用」、「現已發現自己處於明顯的孤立狀態」。

根據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本週發表的報告,在一個異常龐大的YouTube頻道網絡中,有4500多個影片傳播親中和反美言論,上述這則10分鐘影片就是其中之一。該研究所是聚焦安全議題的智庫。

這些影片中有些使用了人工生成的用戶頭像或旁白,使其成為該研究所已知的首個運用AI生成的聲音為影片文章(video essay)進行配音的影響力作戰(influence operation)。

報告稱這項運動有明確目的:左右全球輿論支持中國、反對美國。這些影片推動的敘事包括,中國技術優於美國技術、美國經濟註定崩潰、中國和俄羅斯是負責任的地緣政治參與者等;有些影片還充斥恭維華為等中國企業、詆毀蘋果等美國公司的宣傳。

報告發現,自去年以來,這個YouTube網絡內的至少30個頻道已吸引近1億2000萬次觀看和73萬個訂閱數,偶爾還有西方公司對這些頻道下廣告。

報告稱,一些影片的題目和解說詞似乎是常見中文說法及中國公司名稱的直接翻譯。有些影片中提到的訊息可追溯到主要是為中國觀眾製作和播出的新聞報導。

虛假信息在這些影片中很常見,例如一些東南亞國家已採用人民幣作為本國貨幣的假消息。這些影片通常能對時事作出快速反應。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分析師基斯特(Jacinta Keast)在報告中寫道,這場共同行動可能是「社群媒體上與中國有關且最成功的影響力作戰之一」。

YouTube上支持中國的頻道網中使用的一些語音解說顯然是合成的。基斯特指出,音頻中沒有自然的停頓,還包括發音錯誤和偶爾的電子干擾聲;這些頻道網絡中的不同頻道甚至有時使用了相同聲音。

在這些頻道網絡發布的39個影片中,基斯特找到了至少10個人工生成的用戶頭像,一家英國人工智慧公司曾為此做過廣告。基斯特寫道,她還發現也許是中國公司為影響力作戰創造數位用戶形象的第一個例子:一名身穿紅色連衣裙、名叫燕妮(Yanni)的女性。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報告稱,這個支持中國的頻道網絡規模可能比已發現的更大。基斯特說:「這場運動確實充分利用了人工智慧,與我們以前看到的運動相比,這場運動有能力以非常有限的成本大規模製造有說服力的威脅內容。」

報導指出,近期其他幾份報告表明,中國已更加積極推動詆毀美國的宣傳。從歷史上來看,中國的影響力作戰一直集中在捍衛中共領導的政府,為其鎮壓維吾爾人的政策或有關台灣未來的政策辯護。

在香港2019年的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期間,中國開始更直接地針對美國,並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期間持續這樣做。這種做法與俄羅斯在國內外敗壞美國領導力和影響力名聲的長期努力相呼應。

美國國務院9月在一份報告中指責中國為塑造全球訊息環境而使用「欺騙性和脅迫性的做法」,包括建立虛假的社群媒體帳號,甚至虛假的新聞機構。還有研究直指,中國在台灣積極散布假消息,稱美國最終將背叛台灣人民。(編輯:何宏儒/核稿:侯姿瑩)1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