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公聽會》不要中央請客、地方買單!地方喊話:中央應歸還「消失的15%」

財政部長莊翠雲5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聽取全國22縣市對於《財政收支劃分法》意見,會議還未開始,莊翠雲先一一向各縣市財政局處首長寒暄。(攝影/葉佳華)

《財政收支劃分法》(以下簡稱財劃法)已超過25年未修法,立法院財委會國民黨召委羅明才5日安排第一次初步審查會議及公聽會,22縣市皆指派代表到場發言、提出建議,其中,地方大多期盼中央能擴大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則是不低於修法前的財源保障,另外,也有縣市希望,中央能把精省後多拿走的15%收入還給地方。

中央提供給地方政府的財源共分成三大類,中央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但由於財劃法至今已超過25年未修法,引發大多數地方政府批評,中央「集權又集錢」,包括中央統籌分配款公式不公平、一般性補助款也受到限制,而計畫性補助款則是各憑本事爭取。目前財劃法修正草案累計已達17案,但依舊沒有行政院版。

「中央請客、請中央買單!」,嘉義市、雲林縣派副手出席

22縣市當中,包括嘉義市、雲林縣分別推派副市長林瑞彥及副縣長謝淑亞出席,其餘縣市大致則是財政局處首長出席,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指出,中央及地方財源已有明顯垂直不公及水平不公,中央統籌款及一般性補助款應該一起談,不然現在有3500億的中央統籌款、2200億的一般性補助款,到底最後一般性補助款還有多少,我們不清楚。

林瑞彥表示,嘉義市政府建議,第一、中央統籌款應提撥一定比例平均分配給各地方,建議比例應不低於20%;第二、應給予省轄市額外比例加權,並將省轄市納入鄉鎮分配;第三、年度中央統籌款未分配數(含特別統籌)應全數再分配給地方;第四、一併檢討一般性補助款分配;第五、重新檢視收入及支出,中央權責應由中央負擔,「中央請客的部分請中央買單!」,才能減少地方支出。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則指出,過去88年精省前,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比重為60%比40%,但88年財劃法修法後,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比重變成75%比25%,原本應該分給地方的15%不見了,因此雲林縣的主張,應該把消失了15%拿回來。

謝淑亞指出,雲林縣身為農業大縣,若國土計畫法實施後,有將近3分之2將變成農地,擔任全國糧倉的重責大任,因此雲林縣也主張應將農林漁牧的貢獻值納入指標;再者,針對特別犧牲也應該有特別補償、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也應列入分配逆指標,「雲林縣配合國家經濟政策,承擔所有石化業的特別犧牲,應該獲得合理的專款補助」。

目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來源包括所得稅10%、營業稅40%、貨物稅10%、土增稅20%。但首都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指出,現行財源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地方發展所需,中央應該擴大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把餅做大,擴大釋出中央給地方的財源,來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台北市提出三點主張,包括第一、將營業稅100%回歸地方財源,其中50%按各地營利事業營業額分配,另外50%納入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第二、保障地方社會福利、教育設施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所得稅總數10%與貨物稅總收入10%合計數;第三、不能中央請客、地方買單。

高雄市財政局長陳勇勝則表示,各縣市有不同區域特性,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指標,呼籲水平分配須非常審慎考量;但他也說,面對2050年淨零排碳趨勢,應該也要將各項減碳目標考慮進來,另外,配合老人化趨勢,社會福利支出較大、因國土計畫受限的農地縣市等指標也應該被重視。

中央從地方多拿走總收入15%,地方政府喊:還給地方!

「大家先求有再求好!」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指出,88年修法前與88年修法後,中央從地方多拿走全國總收入15%,造成中央與地方垂直分配比精省前更嚴重,目前地方都有共識,希望中央把精省後多拿走的15%收入還給地方,讓地方有足夠財源做建設,強調把多拿的收入還給地方政府就是最大共識!

陳榮貴也說,新北市政府支持,將中央多拿的15%收入還給地方後的稅款,以一定比例按所得能力,優先分配給非六都的16縣市,也就是願意讓利給非六都縣市;另外,新北市也考量各地方縣市人口數落差大,新北市人口數為全國最多,願意提撥部分分配數給3個離島縣市,以彌補先天性的財政不足。

陳榮貴直言,做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嚴守財政紀律,由中央捲起袖子做給地方看,並在每年編列預算時檢討施政順序,優先針對國家安全、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編列預算支應;而對於大撒幣煙火式的政策應放在後面考量。

連江縣財政稅務局長陳歲金指出,連江縣自籌款不到8%,希望財政部、各縣市能給予小小關愛跟支持,其中根據規定,菸酒稅總收入18%按人口比例分配各縣市、2%則按人口比例分配給金門縣及連江縣,根據112年分配情況,金門縣在菸酒稅部分分配到7億5千餘萬,但連江縣只分配到7千萬,比重差距大,原因是88年修法後到現在,金門縣人口急遽增加,因此連江縣主張適度考量修正。

地方多傾向擴大統籌款、一般補助不縮水,3縣市表態支持國民黨修正版本

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殷世熙則表示,各縣市怎麼分配不是用喊的,應該是各地方財政需要以及顧及公平;他也說,台南的南科產值如今已經超過竹科,但產值卻是計算在竹科裡,非常不公平,但科學園區衍生出水、交通建設仍由台南支付建設成本,呼籲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劃分應考慮公平性。

另外,包括桃園市、基隆市、花蓮縣皆表態支持由國民黨所提的修正案版本,支持將餅做大,先把垂直分配擴大,再來談水平分配;宜蘭、金門等縣市則表示支持立法院共識最高的版本。

台東縣財經處副處長葉正鶴指出,期望在擴大財政規模的前提下,一般性補助不能再降低,不然修法老半天最後還是一樣;彰化縣則主張,除了擴大中央統籌分配規模、一般性補助款不低於修法前的財源保障之外,由於彰化縣也極力配合中央綠能政策,也期望綠能回饋能納入指標考量。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OpenAI、谷歌前員工對AI危害人類的潛在方式發出警訊 擔心吹哨者遭到報復
股價低迷⋯亞泥宣布香港子公司亞泥中國私有化 將從香港證交所下市 成為亞泥全資子公司
教育部長鄭英耀祭3招救技職 秀「黃仁勳背板」為台灣培養更多產業人才

看更多相關新聞
下周逐條審查 拚月中送出委員會
修財劃法 地方籲擴大統籌款規模
學者:財劃法應以政治解決 強化地方參與
慘!新竹市人均納稅63萬全國最高 稅款配回率竟是全國最低
力薦林全版財劃法 張啟楷籲修法少一點政治:誰能擔保民進黨永久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