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決定了選票方向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本周即將揭曉,全世界都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中。近日民調顯示川普和賀錦麗在7大搖擺州的支持度相當接近,憂心選後會發生暴力情事,華府商家嚴陣以待,華盛頓州州長請國民兵待命因應。
堂堂世界第一大國,怎麼會搞成這副德性?關鍵出在貧窮與貧富不均。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馬修‧戴斯蒙最近出版了《失靈的福利國:直擊美國貧窮問題的核心,為除貧找到解方》一書,他指出,如果視貧窮為理所當然,就永無終止的一天。
美國號稱是富有國家,但現今窮人卻多得不像話。許多人只能專注生存於一期的瓦斯費預算中、每8名兒童就有1名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必需品、遊民到處都是甚至死於街頭,有440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3千萬人靠糧食券過活。但同時美國最富有1%的人擁有約46億美元的財富,是底層9成美國人的財富總和。這也是當年占領華爾街運動崛起的原因,及今天川普選票的一大來源,貧窮決定了選票方向。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學者艾塞默魯、強生,及英國學者羅賓森,他們研究社會制度的包容或掠奪性如何影響國家的繁榮差距。例如,橫跨美墨邊境的城市諾加利斯,一半隸屬墨西哥的索諾拉州,另一半則歸美國亞利桑那州,國界線將此地一分為二。分明地理條件、氣候和文化都相同,卻宛如兩個世界,北邊美國居民相對富裕、壽命較長、平均教育水準在高中以上;南邊墨西哥人卻深陷貧窮、犯罪橫行、政府腐敗。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制度對於財產權的保護,及民主讓公民意見和生活足以被政府重視。但艾塞默魯表示:「總結來說,我們研究支持民主制度,但民主並非萬靈丹。」因為非民主國家能迅速開發國家資源,推動經濟進步,但專制制度往往更不穩定且創新較低。不過非理性的民主極不可靠,他們受訪時直指,這次美國總統大選是對民主嚴峻的壓力測試。
「終結貧窮」並不是一個財富重分配的概念,我們應該去挑戰最核心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幫助已經很富有的人增加財富,卻同時任由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陷於貧苦之中?」社會應該給予窮人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並終止剝削窮人。
這些經濟學家重新定位科技變革的價值與方向,呼籲強化民主機制,提醒支持民主並非萬靈丹,發展制衡力量更加重要。強調共享繁榮是理想未來的唯一路徑。美國看來正陷入貧窮這場災難中,而台灣有比較好嗎?(作者為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