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的AI效應
2024年是個充滿變數的一年,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膠著、全球戰爭烽火蔓延、國際經濟情勢混沌不明等因素,令世人備感焦慮,反倒是諾貝爾獎審查委員會在頒布得獎人的過程中,給科技界提供了一項科技發展的饗宴,不僅從思想上顛覆了自11世紀文藝復興時所創建的線性科技實證哲學,更巧妙的把 AI 和分布式網路融合進入研發體系,創建了一個跨世代、跨領域、以智能網路為基礎的科技實證系統,未來發展令人期待。
2024年諾獎物理獎、化學獎、生理獎,實質認證了AI(數學)、化學、醫學的自然融合,以智能技術的可預測性、可規範性功能,顛覆了自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所創建的「觀察、理論、實證」科學實證系統!從此之後,科技創新不再是資源或規模導向的策略,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整合。AI 把傳統的數學分析工具提升了多層檔次,在分布式網路的加持下,智能科技融合實證體系成為可預測性、可規範性策略規劃及研發活動與協作整合的工具。
科技創新的動力來自產業策略和研發創新思維,真正的科技創新來自人性,也就是歷史傳承、文化延續、科技底蘊的菁華。沒有經歷過歐洲文藝復興及工業革命洗禮的華人社會,要如何另闢蹊徑脫穎而出,創造出其獨特的研發體系和技術系統?
事實上,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工業革命的科技哲學總歸是線性的「觀察、理論、實證」的一條龍思維。但AI智能網路的崛起改變了這個哲學套路,以新供給面為基礎的新消費主義成為研發最主要的驅動力。在AI代理人(Agentic AI)及其他智能功能催生下,科學實證系統成為技術霸權導向、客製化經營導向的「分布式」智能網路結構的體系。
智能技術的發展必須依託在堅實的人文思想,如何塑造具有自身文化的研發體系和技術系統是嚴肅的課題。從STEM科教或科學實證系統的角度來看,「追求宇宙真理」的思維模式已逐漸式微,而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創造槓桿優勢以回收其經濟價值。
創新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人多好辦事」,在既有研發體系下必須挹注人文、知識體系、歷史傳承等元素是必要的條件。在智能科技全面開展的時刻,水到渠成、因地制宜的平衡中注入了中華文化中的王道精髓元素,在「內聖外王」的戰略哲學下,全方位發展現代化的智能化技術,積極推動產業及研發體系的轉型才是王道的展現。
當傳統高科技市場已經成為「紅海」,新消費主義下的藍海策略必須建構在高效能的智能研發體系上,台灣全方位的檢討創新架構正是時候了!(作者為產業分析培訓講師、國立陽明交大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