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與財政雙管救市 學者:中國經濟關鍵在房市與地方債等面向

中國為了救市、救經濟,貨幣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學者指出,中國能否度過經濟持續下行的挑戰、這次救市是否成功的關鍵包括:不要讓地方債的危機持續擴大,以及讓房地產市場慢慢復甦。同時,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能否引領出口以及如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等。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表現都不理想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李沃牆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指出,中國公佈了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是5.3%,第二季只有4.7%,上半年初估是5%,而中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目標是5%左右。但是,觀察中國所謂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就是消費、投資跟外貿這三部分的表現都不理想。

李沃牆說,尤其是消費占GDP的占比不小,而這幾年中國的消費低迷,這和房地產市場問題有很大關係,也就是整個房地產市場籠罩在債務違約的氛圍下,還有房地產銷售表現到目前為止都相當低迷。又加上長期以來中國的地方債債務非常大,而債務的限制也使得從2021年起有很多地方政府公務員,醫院和金融機構開始減薪。減薪當然會影響到居民的可支配所得,進而影響消費跟投資。

李沃牆表示,現在已經十月了,要達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5%左右的目標,可以看到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大力度的撒錢。

貨幣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 成效待觀察

中國除了祭出降準、降息等手段的貨幣政策外,李沃牆指出,中國財政部在12日也提出一連串救市政策,總結有四個重點,包括:化解地方債,大力度的撒錢先救急再說,當然這個後遺症也一定會有。其次是增資銀行,也就是希望銀行能夠提供充裕的流動性。還有支持房價、提振房地產,以及支持社會弱勢、刺激消費的補貼,這對整體消費市場或是經濟會有幫助。

李沃牆認為,大方向是對的,但能達到什麼樣的成效還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民眾買不買單,內資有沒有出逃,外資要不要進來,都關係到整個救市、救經濟成效的力度。

地方債、房地產、產業結構與產能過剩的挑戰

李沃牆還指出,中國在過去渡過了一些經濟危機、挑戰,那這一次能不能渡過經濟持續的下行,關鍵在於能不能減緩地方債問題繼續上升、擴大,如果能暫時化解一部分,讓地方政府有一些資金能發債,把市場跟經濟帶起來,而地方課稅能增加,財政就會改善,這就會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其次是房地產市場部分,目前已推出一連串房市利多政策,要觀察是只有短期成效,還是會有慢慢復甦的效果。

此外,中國在這幾年的經濟改革方向,在產業結構方面是圍繞在所謂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來代替傳統出口產業,雖然新三樣在短短幾年內有顯著成長,但能不能取代過去的經濟引擎,還有待觀察。因為現在中國電動車都被歐美課高關稅,而且又面臨到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也要去解決。因此,要如何解決,就考驗中共領導人會怎麼做。

 延伸收聽 

兩岸ING / 中國經濟不救不行 撒錢救市恐仍失靈?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天津全面取消房市限購 促房地產回穩
中國住建部17日記者會 是否再提房市政策受關注
財新:中國擬未來3年發行逾27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