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設3大委員會過度擴權?沈富雄酸「扭扭捏捏」:凸顯狹窄與固執

總統賴清德19日在就職滿月前夕宣布成立3大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引起熱議。對此,前立委沈富雄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他不太認同賴清德的3個委員會,除了取名扭扭捏捏,副總召很多是入閣的遺珠之憾,建議為避免混肴總統府與行政院,應召集願意貢獻國家的有心人士擔任義務職,組成類似智庫組織協助總統。

沈富雄提到,選前他就曾跟時任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談過相同概念,希望總統府組織能有血有肉,而不只是凱達格蘭大道上的一個空殼子,但也並非是讓總統掌握更多權力。沈富雄說,目前很多國政顧問、資政都沒有用,應該轉型成有用的組織,類似編列較少預算的智庫,主要召集願意為國家未來貢獻的人。

對於賴清德成立的3個委員會,沈富雄表示,跟他想的不太一樣,面對選民及反對黨的壓力,行政院有時不容易做出明智的選擇,比如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後,馬上在電力方面遇到困難,所以包括能源、財政、兩岸,總統府裡都應該要有個智庫性質的組織來全心全意協助總統。

談及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擔任副總召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沈富雄直言,「這個名字就很討厭,為什麼要扭扭捏捏的?」取名為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難道有部分防衛?還要再加韌性?就是前總統蔡英文傳下來的,民進黨現在沒有「韌性」一詞就活不下去。

至於「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沈富雄認為也很奇怪,好像台灣很不健康的樣子,台灣健保在國際是第1名,健康狀態卻是第25名,主要是因為台灣缺護理人員,但也沒有必要由委員會推動,此舉凸顯出賴清德的狹窄與固執。

沈富雄也說,有很多人是沒入閣,所以被擺進委員會,像是健康台灣推動召集人陳志鴻,原本要當衛福部長,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是行政院長的遺珠之憾,雖然賴清德的本意是好心,但如果委員會做的越充實、架構越大,越是把總統府跟行政院混淆不清,但如果找有心人士擔任義務職,就沒有架空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問題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