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鼎銘觀點:註冊率可參考,有心辦學更重要

教育部公布大專院校新生註冊率,被有些人質疑加速宣布私校「死刑」!這樣的認知,是因為私校轉型退場條例的渲染,將關注焦點偏向退場所致。如果我們將註冊率與上月公開的七十一項辦學資訊指標(包括學生、教師、研究、校務及財務5大類)綜合參考,比較能看出資訊公開的作用。

全校註冊率,加上學生未滿三千人、連續兩年新生註冊率未達六成這樣的條款,榜上這些學校可謂人人喊殺。但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重生,可看出事在人為。所以,現在要看的應該是有沒有心辦學。

舉華梵大學為例,雖然註冊率低,在學人數2,320人,但校務基金尚厚實,更重要地,這個學校不因註冊率低,忽視學生的教育,也未扣減教師福利,它其實仍處心積慮地在尋求解救之道。所以該校才會不平地喊出:「註冊率不等於辦學品質」,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機會及關注。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原先是興國管理學院,經過校長施光訓多方奔下,成功讓知名企業接手,成為實務性強的商學院,成為高就改革的模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官網)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原先是興國管理學院,經過校長施光訓多方奔下,成功讓知名企業接手,成為實務性強的商學院,成為高就改革的模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官網)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原先是興國管理學院是私立大學重生的極佳案例。(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官網)

如果單以註冊率高,就認為學校前景不會有問題,可能忽略了最近教育團體,對私校董事會各種弊病的質疑。人事介入、五鬼搬運,總總私校的問題,也會發生在註冊率高的學校,這對學校的師生恐怕影響更深。

所以,社會不宜將焦點只鎖定在註冊率,而是要將眼光放在有心或無心辦學的面向。縱然註冊率高,校務基金雄厚,但卻無心辦學,生師比偏高,不願多聘專任教師,更使出各種小動作,縮減教師所需研究資源(如書刊、資料庫等)及教學資源,這些更應受到社會關注。教育部如果能夠要求公佈學校的預算書及決算書,就能看出學校經營的秘密:預算冠冕堂皇,卻省這省那,年末可以省下一筆錢,犧牲的卻是教育的品質。

其實私校另一個不公開的秘密,就是財團辦學,講得很漂亮,最後卻要求學校自力更生,寫漂亮的計畫,寄望政府出資補助。所以教育部的資訊公開,如果能加上每年董事會捐資辦學的數據,更能看出學校是否有心辦學。

*作者為世新大學前校長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大學先國家之病而病,則台灣危矣
風評:不為繁華易素心,大學校長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