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投資者忽視中國新冠疫情風險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周四(11月17日)公布數據稱,2022年1-10月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089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106.2%,德國增長95.8%,英國和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40.1%和36.8%。

商務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幾個月來,受外需走弱、地緣政治、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月度進出口增速有所放緩,這與全球經濟和貿易總體走勢基本一致。在外部需求疲軟和去年同比基數較高的情況下,今年第四季度預計外貿將進一步面臨壓力。

路透社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新冠清零,以及針對科技企業和房地產業實施的一系列嚴厲政策加劇了資本外逃,根據官方公布的收支統計,今年1-6月約有1010億美元撤出中國。如今許多暫時性的放松政策讓投資者歡欣鼓舞,但新冠疫情的發展可能澆熄其熱情。

路透社分析稱,多數中國貿易伙伴已經開始習慣與病毒共存,但習近平仍堅持動態清零。遺憾的是傳染性極強的新毒株在10月國慶假期的旅游熱潮下蔓延至中國各地。咨詢公司龍洲經訊的調查顯示,11月份中國200多個城市每天都通報了疫情,病例數超過上海四月封城時的兩倍多。新增確診人數從10月份的每天約1000例增加到周四的25353例,而且有理由懷疑實際數字更高。

不幸的是,中國國家宣傳機構花了兩年時間讓公民對病毒感到恐懼,這意味著並非所有人都對防疫措施松綁感到放松。當地媒體一邊迎合外國疫苗的陰謀論,一邊迎合當地的傳統醫療行業,因此許多老年人拒絕施打疫苗。

路透社寫道,防疫措施壓制了群體免疫的發展並扼住疫苗接種率。除非現有措施能快速遏制感染,否則將出現三種可能的糟糕情況。首先,中國的隔離政策將更加嚴格。其次,新冠在中國大規模蔓延,造成未施打疫苗的年長者死亡,如同香港今年初的情況。亦或者當前的新冠病毒株致命性沒有預期高,最終死亡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由於無法預知這一點,許多中國人無論如何都可能在恐慌中自我隔離。

在經濟層面上,任何上述情景都可能重演2020年第一季度的情況,GDP萎縮6.8%,經濟反彈受阻,阿裡巴巴、星巴克等面向消費者的企業盈利受到進一步擠壓。這將加劇社會上的不安和騷亂。如今北京是時候該修改防疫政策以及對企業和經濟的態度,但也可能為時已晚。

(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