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奪走她的先生和幼子⋯⋯每年三千人殞落,台灣馬路變無聲戰場

文/林倖妃、李若雯 圖/黃明堂

台灣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人數,攀上五年新高,不僅許多家庭破碎,也耗損相當於三%GDP的生產力。這場人與車的戰爭,我們該如何搶回輪下亡魂?

首圖
首圖

19歲的她,車禍中失去先生和兩個幼子

人生正待展開的年紀,19歲的根婷儀卻甫經歷人世至痛。生了兩個兒子軒軒和恩恩,今年一月才跟先生許念主登記結婚,該是沉浸在幸福美滿的時刻,卻因一場車禍摧毀殆盡,失去了丈夫和大兒子軒軒,自己也重傷幾近癱瘓。

事發不到一個月,伯父根文貴載著根婷儀的妹妹根子棋和小兒子恩恩到醫院探視,回程時才開車上西濱快速道路,後方即遭混凝土車追撞起火,根子棋和恩恩當場死亡,伯父隔天也傷重不治。

根家的悲痛,幾乎是台灣每年近五十萬家庭的縮影。根據交通部資料,2020年有三千人出門後因交通事故再也無法返家,為最近五年最高,另有超過48萬人受傷,不論死或傷,人數都比世紀災難九二一大地震還要多。

圖表
圖表

缺乏「安全文化」,是交通事故攀升主因

「交通事故人數上升,有很多複雜的因素,」曾任台北市交警大隊長、新北交通事件裁決處長,現為立委葉毓蘭辦公室智庫執行長呂碧宗說,前交通部長林佳龍為太魯閣事件死49人下台負責,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上升,既沒有檢討原因,從統計結果採取防制措施,也沒有人負起責任。」

事實上,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定政委吳澤成主持交通安全改革會議,今年已三度邀集教育部、內政部、交通部等跨部會進行協商,「我們要求要有明確課責機制,資訊要透明,讓全民共同檢視,」曾與會的葉毓蘭說。

即使如此,今年開春後第一季,才三個月即有777人在馬路上殞落,絲毫沒有減緩跡象,到年底可能再創新高。我們每天都須面對的馬路,為何成為令人畏懼的無聲戰場?台灣人對道路的「安全」警覺性低,未建立安全文化或許是主因。

交通事故發生,「首要是未注意車前狀態,其次是未保持安全距離,」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說,如果行車距離夠長,駕駛還有反應時間,因為車輛以正常速度,一秒行駛16.67公尺,也就是一眨眼間,跨越紅綠燈,人就路倒傷亡。

機車大國,交通法規卻未與時俱進

其次是台灣機車密度全球第一,交通法規和環境卻未與時俱進。翻開交通部數據,去年死亡事故有六成和機車相關,而交通意外,機車所佔比例更達七成八。

「台灣有1400萬輛機車、800萬汽車,卻讓密度最高的機車擠在狹小的慢車道,」陳宏益說,慢車道有臨停、右轉汽車爭道、公車也併行,事故自然就多。

受限為汽車設計的空間規劃,「交通管理模式都沒有為摩托車設計,沒有摩托車車流理論,」張新立坦言,加上政府沒有改善公共運輸,愈往南走可選擇性愈少,駕照管理又很寬鬆,愈來愈多的摩托車就在狹縫中求生存。

死亡車禍肇事者負擔成本低,難有嚇阻效果

從交通法規著手施予嚴刑峻罰,雖可能有嚇阻作用,實質效果卻有限。今年母親節前夕,媒體人黃暐瀚的母親凌晨出門,在過馬路時遭一輛疾馳的賓士車撞倒拖行而亡,經警方進行檢測,駕駛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4毫克,遠超過法定標準0.15毫克。

雖然從2013年對酒駕加嚴標準,不僅提高罰鍰也加重刑責,致人於死者最高處十年刑責,酒駕隨即呈下降趨勢,從2014年13822件落到去年為8886件,死亡人數也降八成,從534人減少到295人,但罰得再重,仍無法遏阻國人對「安全駕駛」的輕忽。

因為死亡車禍的肇事者個人須負擔成本低,傷者的成本又外部化。「在台灣發生死亡車禍的內在成本,比其他國家還要低,」張新立直指,自從實施汽機車強制責任險,事故死亡者家屬雖可獲理賠補償,肇事者的賠償責任卻也因此降低,加上法院訴訟對車禍致死案,若雙方民事和解,「法官也多判緩刑,只有不到5%的肇事者被送進大牢。」

改善交安,必須從教育、考照制度下手

要改善交通無非從三E策略著手,包括交通教育(Education)、交通工程(Engineering)及交通執法(Enforcement),當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工程可以改善的比例約佔10%,執法約貢獻20%,教育的功效卻可以達到70%。

交通安全教育不必然只仰賴學校體系,更應從考照制度落實。「我們對安全這件事,沒有內化到行為,」高雄市交通局長張淑娟語重心長,「不論英國或日本考駕照,都是要確認你會是一個合格駕駛人,相形之下,台灣通過駕照實在太容易。」

日本的駕駛訓練強調學科要上滿26小時才得考照,同時要學習駕車禮儀。台灣雖要求上24小時學科、32小時術科,但學科多回家自己讀,未符合上滿三分之二才得報考的規定,以致多對法規和道路規則不夠熟悉。

考照制度應是培養駕駛人的用路基本模式,以及對交通規則的熟悉度,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但台灣考照從筆試到路考都是考技術,「尤其考汽機車的場地分開,和現實狀況完全不同,汽車不用擔心機車干擾,機車也不用擔心汽車突然右轉,無法測出用路觀念,更沒有交通禮儀可言。」

台灣要打贏這場交通戰爭,並不容易。不僅需要政府痛定思痛,跨部會擬定政策進行全面救援,為人父母也該思考,要確保孩子每天都能安全回家,或許該從教他們正確過馬路開始。

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從日語零基礎到進入日本最大公關公司,「台灣人別妄自菲薄」律師生涯大轉彎
台灣交通有多奪命?連最友好的日本,都警告來台遊客小心恐怖馬路
獨家分析》達美樂疫情下大賺,為何晶華仍決定賣掉它?
日本媒體人:臺灣駕駛人的傲慢,讓道路像「戰場」
台大教授:兩大原因,國產疫苗現階段應該「備而不用」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社會相關新聞
機車突加速!後座女「沒抱緊」掉下車骨折
大陸快艇破壞網具!澎湖漁民損失慘重
為友人出氣約同夥毆打少年 警方逮7人送辦
疑有債務糾紛 狠男凌晨烙人砸手機行放信號彈
疫情期間避見面!詐騙集團假冒房東詐財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