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8年!國衛院發現PM2.5濃度下降 4疾病死亡率也變低

研究顯示,PM2.5濃度若從31.7降到21.47 μg/m3,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死亡率也跟著降低。(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研究顯示,PM2.5濃度若從31.7降到21.47 μg/m3,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死亡率也跟著降低。(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空氣品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議題,國內外許多研究也提出空氣污染物,如PM2.5、O3、NO2等等,對人類疾病的影響,我國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訂定國內各項空氣汙染物的空氣品質標準。然而,各國地理環境、經濟產業的不同,對於空氣品質會造成不同影響,對於不同族群的健康影響也不同。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境部(時為環保署)攜手執行2期共8年的政策科技綱要計畫,期望依據我國本土空污與健康數據來分析,建置反映「健康」的空氣品質指標,並提出適合我國的空氣品質改善與標準值建議。環境部根據國衛院提出的實證研究成果,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在今年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我國空氣品質標準。

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結合衛福部的健保資料庫、美兆健康資料庫與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分析多種空氣污染物暴露與死亡及疾病增加風險,建立了專屬臺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說明,近十年空氣汙染有逐漸改善,逐步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從2007年到2017年,PM2.5濃度從31.7降到21.47 μg/m3,降幅約1成;全台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比率也下降,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十年來下降幅度分別達到4.26%、6.91%、6.56%以及7.31%。

國衛院也發現,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在較高濃度PM2.5下,會進一步影響腎臟過濾功能;過去本土研究亦顯示,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視網膜病變、蛋白尿的風險,建議將糖尿病患也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

陳裕政強調,進一步分析發現,在權衡健康成本和減量成本之下,PM2.5濃度只要調降到年平均12.5 μg/m3時,將具有最大效益。而若進一步調降到12.1 μg/m3時,則可以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目標三的green程度。

環境部據此,今年4月29日已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為12 μg/m3,並同步下修O3、NO2、SO2及CO標準。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逮人前路過紫微宮 警拜完「2位神明」抓到滅門嫌!背後原因曝光
每月4萬元承租高級公寓 房仲估三重滅門案房東損失
曾被發文誇獎「讚嘆老公不干預我的愛好」 三重狠心滅門女婿正面照曝光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衛院10年追蹤研究 空汙增中風死亡率
專家解析 PM2.5為何傷肺更傷心
糖尿病患暴露高濃度PM2.5傷腎
PM2.5太濃 中南部空汙慢性病死亡率最高
評論/空汙嚴重地區 應加強癌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