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遠比你想像中豐富也複雜」西進中國前,我想提醒你的幾件事

作者:馬振洲/華人文創聚焦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7 年台灣民眾在海外工作的人數達到 73.6 萬人,其中在中國大陸工作者的人數將近 40.5 萬人,雖較過去相比有微幅減少,但佔比仍高達 55%。

另外,根據遠見與 104 資訊科技於 2018 年 7 月公布的「中國工作經驗求職者民調」,結果顯示,有 76.1% 的民眾,因為大陸所釋出的「31 項惠台政策」、不再需要辦理工作簽證等諸多紅利,表示會增加在中國大陸工作的意願。

作為 80 後赴中國大陸工作的其中一人,筆者在上海、廣州、香港等城市有兩年多的工作經驗,而筆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擁有 3,000 多人,且入職第一年只有自己一位台灣人的港資大型商業房地產集團。由於公司的商業項目全部集中在大陸地區,因此必須快速的「接地氣」才能勝任開發與管理工作。另外,筆者所從事的工作必須從零開始的搭建一個子公司的團隊,更需要頻繁往來北京、廣州、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

累計至今,筆者所面試過的中國員工數已超過 500 人,進行過的商業談判超過 100 場,帶過 10 位以上來自香港、台灣的年輕實習生,對在中國大陸工作與生活累積了一些個人的觀察。以下是筆者希望帶給有意赴中國大陸工作的年輕工作者,在出發前必須事先知道的幾件事:

一、耐得住寂寞,懂得交朋友

不要小看寂寞的可怕,筆者看過許多在中國工作的港、台男性幹部,幾乎天天流連在 KTV、酒店、高級餐廳,把辛辛苦苦打拼所賺來的金錢浪費在聲色場所或無意義的飯局上,在中國發展了 5-6 年,身上依然毫無積蓄;更不乏揮霍過度、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最後不但被公司開除,紅粉知己也離去,最後人財兩失的例子。

此外,筆者也遇過不少女性工作者,每天足不出戶,除了公司同事外,沒有任何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後,便是宅在家裡看劇,哪都不願去;導致肥胖、精神抑鬱,身心健康都受到影響。

更有甚者,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台灣人,大多數仍喜歡與台灣人相處在一起,且幾乎都是公司同事,生活圈子小,每天談論與交流的話題有限,聚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在抱怨、謾罵等負面情緒中度過。

其實若能放開心胸,中國大陸大城市中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非常多──當然要小心謹慎勿交損友,但能與來自各地的中外人士交流,其實是件難得又有趣的事。除了本地人外,外地或外國來工作或做生意的中外人士,一般心態都比較開放,只要對彼此展現真誠,基本上都很容易成為很好的朋友。

筆者與妻子在中國大陸工作兩年多來,認識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天津、黑龍江、山東、湖南、廣西、江西、安徽、香港、芬蘭、印度、加拿大等各地的朋友,而且至今不但沒有被騙,還獲得許多來自朋友們的重要協助。

二、不妄自菲薄,不輕易被矇騙

筆者因工作關係,在中國大陸北上廣深、香港等地往返頻繁,也結識多位來自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中國五大銀行、NIKE、P&G 等知名企業的員工或高級主管,也有職業律師、醫師、藝術家、新創公司創辦人、作家、設計師等專業人士。就筆者公司來說,更有將近一半是來自加拿大、英國、美國、德國、香港、新加坡、紐西蘭等海歸的高材生。

但在筆者看來,台灣人一點也不輸這些人──我們有的特質:創新、認真負責、善於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絕對具有相當高的競爭優勢。比較可惜的是,我們往往不善於表達自己,或說台灣的教育與就業環境中,大概只有參加面試時需要準備,並完整的介紹自己;導致我們在「需要表達」的場合容易先被比下去。

相較之下,中國大陸的同事往往相當會「說話」,很能把可能沒什麼的事物,說得自信滿滿。我曾聽過一位中國同事,過去曾帶著筆電坐在北京三里屯酒吧內,3 天內就有至少 10 個風險投資公司找他談項目合作,也因此他必須隨時準備好一套其實很空泛,但卻能夠說得煞有其事的藍圖與自我介紹,但他也坦白的說,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空虛的。

而筆者也曾與某中國前三大電商平台的高級主管交手過,初次見面還沒暖場,對方就直接切入正題,也把整個談判的節奏帶得相當緊湊。對方是一位 90 後曾經創業的年輕人,反應非常快、口才也很好,筆者則跟一位同為 80 後前段班的同事應戰得相當辛苦。

幸而在談判的過程中,筆者還是發現對方許多想法依然屬於投機,實際經驗也缺乏,最後在抓住對方幾項缺點窮追猛打之下,總算取得談判的勝利與不錯的合作條件。後續在實際合作的過程中也發現,對方的實力與資源真的不如他所說那般厲害。

以上兩個例子,想表達的是在這裡工作,很重要的原則之一,正是所謂的「輸人不輸陣」: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要大家不顧事實吹牛就好,或者沒有實力還硬要逞強,而是說不管實力、經驗是輸是贏,第一時間氣勢絕不能輸人,也不要被中國大陸某些愛吹牛、愛講大話的人給矇騙了。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實力會說話的。

三、認清好惡,別讓情緒綁架自己

兩岸關係瞬息萬變,「在中國大陸工作」常常會隨著時局,受到旁人褒貶不一的評價,而這也常常是把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台灣人,搞得情緒起伏的一項原因:

早年台商西進大陸、藉由中國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廣設工廠,再將成品銷往全世界,大賺外匯,帶動台灣的經濟繁榮,是被多數人所讚揚的;但當時也有人說這是技術外流、養虎為患的「賣台行為」。其後,面對回到台灣的台商,有人說是鮭魚返鄉、不忘本、賺大陸的錢,回饋台灣社會;但卻也有人說那是混不下去的「台流」,走投無路才回台養老。

現在,新一代的台灣青年到中國大陸就學、就業,有人說是踏出去、與國際接軌、擁抱更大的舞台;但一樣有人會說這是人才外流、台商變台勞,自甘墮落等等。

其實無論如何,最重要的並不是「別人怎麼用他的意識形態看待你的工作」,而是「你清楚自己的目的與原則,不輕易動搖」──明辨好惡,認清哪些是你該追求、該親近的;哪些則是你該避免的、該防備的,不要因為幾個關鍵字而有太大的反應,也不要以一兩套極簡的立場,去理解一個比台灣更複雜的環境。多看多聽,先讓資訊進來,再學習分辨與過濾,而非一開始就全盤相信或拒絕。

筆者剛到中國大陸工作時,每天上下班的地鐵上,都會偷聽身旁路人的談話內容、偷看他們手機裡看哪些新聞、用什麼 APP、聽什麼音樂、看什麼劇,週末也常常花一整天的時間在當地人聚集的商場、餐廳、街道觀察與記錄。

其實中國大陸絕不僅僅只是媒體和政客口中所描述的樣子──全是商機與發展,或全是黑暗與不堪,任何環境都是多面的、複雜的、有很多觀看角度的;一概的讚揚或貶抑,對自己都沒有太大幫助。

在這裡工作的時間久了,筆者已經能夠養成自己的好惡與看法,也能不輕易受身邊人的影響,只要我們能清楚自己的選擇,並且為此負責,就能抬頭挺胸,無所畏懼。

四、永無止境的探索與學習

最後,筆者一貫的看法仍是,不論年紀、時間長短,選擇踏出家門到海外工作,都是個好的經驗。職業或生涯的選擇是個動態的過程,起點與終點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過程中對個人經驗與視野的改變。

筆者到大陸工作後,開始有機會接觸到與非洲、中東、拉丁美洲相關的資訊,甚至有公司邀請筆者去尼日、摩洛哥、俄羅斯等地方工作。無論如何,筆者都要感謝這個選擇對筆者人生與價值觀所帶來的改變。願每個已經在或決定前往海外工作的你,對未來和整個國際舞台,保持求知慾與永不停歇的探索的渴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這裡遠比你想像中豐富也複雜」──決定「西進」中國前,我想提醒你的幾件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你為什麼要西進?」──不仇中也不媚中,這裡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個打工仔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學會這六點,加快適應對岸工作撞牆期

作者簡介:

馬振洲,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社會及產業觀察者、廣州市台灣青年之家創業導師。熱愛研究商業空間規劃、模式創新,往來於兩岸三地,喜歡分享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觀點。曾任職於台灣宜家家居、誠品生活,目前任職香港高德置地集團品牌發展部副總經理,為集團打造共享辦公、文創、藝術等數個自有品牌及其經營管理工作,目前已在廣州、杭州、天津等多處開設結合新零售概念的文化體驗空間。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美共科技冷戰全面升高:華為與中共命運的倒數計時 100%
高粱、心經、韓冰、更勁爆:台灣如何偉大?
夢幻名單全落選 菲國年輕世代遭民主打臉
極與極——韓國瑜與林姿妙
民進黨成為自己反對的政黨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