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家庭與生活 繼光工務所

弧形木桌貫穿空間,天窗小樹則呼應曾是「破屋」的過去。(圖片來源/文化臺中授權轉載,下同)

10年的租約裡,你願意為一棟「破屋」做些什麼?繼光工務所位在繼光街的巷弄中,荒廢多年的帆布工廠,曾因屋頂破了一個大洞被周邊居民稱為破屋,如今成為燈火通明的建築師聯合事務所,這一切竟從工作上的「卡關」而起。

所內的曾有甜點工作室及花藝課程進駐(花隅日常提供)

來自老屋的提醒

吳建志與賴人碩建築師是一起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的同窗,開業後也一同落腳大墩13街十數年。團隊的成長過程中漸感空間的不敷使用,作品的思考也隱約感受到限制框架,因此萌生了轉換環境的想法,開始了各地新據點的尋找。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蘇睿弼老師得知後,便邀請兩位建築師一起來看看這棟老工廠。了解到屋主已有初步的整理,蘇老師先前也曾在此處舉辦講座、開設獨立書店,吳建志與賴人碩對這個空間馬上有了想像,考慮不到10分鐘就決定承租。

爬梳這棟建築的過去,是一間家庭式的帆布工廠,與前方店面相通,形成一條產線,而經營者就住在工廠內,團隊至今仍保存兩棟建築的連接。在這個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空間中,循著脈絡,團隊得到了「這棟建築必須與家庭連結」的重要提醒,「過去我們每天忙於工作,但來到這裡後,看到孩子們在巷中奔跑嬉鬧,女兒開心地盪著屋內的鞦韆,方才驚覺,過去對於家庭不自覺的疏離,讓生活逐漸貧乏,也讓設計失去了豐潤。」他在工作上的卡關竟在老屋裡迎刃而解。

萌生對外的連結

所內舉辦過木構家具工作坊等活動,宛如一座親子遊樂場。

過去他們的事務所採業界常見的分租方式,由多個建築師團隊一起承租,來降低開銷,因此遷到繼光工務所就必須先達成空間使用的共識,他們選擇打通原本有多個隔間的2樓,以連續的弧形桌面貫穿房屋,上方天窗與底下的小樹則是對於「破屋」時期屋頂破損大洞的呼應。過去老屋的功能主要是服務繼光街上的帆布店,荒廢數年後,由蘇睿弼老師的團隊引入擾動,如今建築師夥伴們進駐,繼光工務所選擇回應空間的性格,打造一處讓夥伴、孩子、親友、社區都能感到自在的場域。

「1樓是生活空間,提供各式烹飪設備與可彈性調整的桌椅空間,能夠舉辦親友聚會或各種會議,工作空間則安排至2樓,讓夥伴擁有寧靜、私密的辦公環境。」和過去1樓工廠、2樓住家的模式相反,這樣的配置讓空間產生了公共性與社會性,不僅舉辦過近40個單位的聯合尾牙、市集,還有私人派對、會議及建築相關講座,團隊更加入經濟部的「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SBTR)」,舉辦各種地方創生講座和活動,幾年來累積超過70個場次,參與人數近萬,讓老宅的活化不只是對內的工作空間,更依循場所個性產生對外的連結,這是團隊過去始料未及的。

順應氛圍的活化

建築師賴人碩在老屋修復的過程中獲得許多啟示。

社會性的延伸讓這棟老屋獲得許多的討論,也被更多人注意到,2018年繼光工務所就獲得ADA新銳建築獎特別獎,以及臺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獎舊建築空間再造獎等獎項肯定。討論的過程中也獲得難以計數的想像與可能性,「對這於空間,我們不能只是想著當下,會自然而然的去思考到公共性與未來發展。」吳建志也常常在思考,繼光工務所的發展模式,有沒有辦法應用到其他案例,雖然目前看來它仍是一個特例,但活化過程的收穫,已成為珍貴的養分。

「老價值的延續,是因為新價值的創造。」賴人碩認為,像繼光工務所這類生活功能型的老屋,不必過分追求恢復原貌,反而應該延續其個性、氛圍,勇於加入對未來的看法。此外房東與使用者之間,最好還要有媒合者與經營者存在,這樣有利於釐清責任、增加資源及討論空間,且務必注意到老屋活化的成本不只有租金,包含建築整修、室內裝修、軟硬體設備等都應該計入,加上適當的租期,讓活化發揮最大的效益。

一樓的開放式廚房成為員工與社區的烹飪園地。

很快地來到租約第6年,繼光工務所的下個階段將加強與社區的深層互動,例如鈴蘭通店家、居民的日常交流,在穩定的狀態下更專注於工作細節。此外針對建築專業議題,團隊也將安排更多精進品質、更普遍性的探討。賴人碩2021年起擔任建築改革社第八屆社長,期望從公共事務引導和參與來進行社會改造,讓建築發展環境能往好的方向前進。「因為進入這間老屋,打開許多過去未曾接觸和思考到的領域,這或許就是老屋修復的奇妙之處吧!」破屋開啟的驚奇旅程,仍在進行中。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面對颱風、極端氣候 政大官大偉分享原住民的自然觀
永續農業綠色旅遊研習》農委會推農保助青農圓夢 營養師倡議吃有機綠色餐食
有種文化底蘊是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