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想被好好安慰,先從啟動對方的「安慰模式」開始
我來自單親家庭,成長過程中,也曾遇過母親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家後心煩氣躁,心裡很想安慰她,卻常適得其反。當時深感困惑,不解為什麼在情緒烏雲底下,人是如此的無能為力。
長大後接觸心理學,才漸漸懂得如何好好安慰一個人。在談安慰別人之前,有個不能忽略的重要前提,先問問自己:「我是真心願意花時間、花心力,來好好安慰對方嗎?」
或許對方平常不幫忙、有事才求助,所以並無意願;也可能自己手上有更急迫的要事,沒時間好好聊,只想快點讓對方平息。若是如此,說出來的話常會錯上加錯,成了無效安慰。
比方說前幾天,我女兒發現聯絡簿上老師少蓋三個讚美圖章,十分介意。我當時因忙著和母親規劃財務,心想如果出錯,損失的可不只三個章啊!於是當下我告訴女兒,老師很忙的時候難免疏漏,但回頭想想,我那時因為同時在忙其他事情,其實內心真正期盼她快速消化情緒,把心力轉移到功課上。在那當下,我並不是不會安慰,但因無暇顧及,結果做了錯誤示範。
一句「別想太多」,常帶來反效果
安慰他人,到底該說什麼?捫心自問,當我們的朋友、親人遇到傷心事時,自己可曾和對方說過「別想太多」?這句很普遍的安慰話,其實無法撫平對方低落的情緒,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雪上加霜。
從小「想很多」如我,每次心情不好,一百次裡有九十九次半會聽到這句話。每次聽到這樣的安慰,我心裡只覺得對方在暗示「心情不好自找的」、「要求太多了」、「想那麼多,日子肯定難過」,以及背後可能暗示著「一句話解決,省得還要花時間陪伴」的心情,常令我更加生氣。
「事情一定會好轉」,也是很常聽到的一句安慰用語,尤其是面對親友傾吐失落、無望、巨大痛苦時,我們容易產生情緒共振,連同自己的痛苦經驗也被喚醒時。
這時,如果沒有良好的負面情緒承載能力,同樣會感到恐懼,只好安慰「你是好人,上天一定會眷顧你的」;或是告訴罹病友人「聽說這種病很快就會好」,急著帶對方逃離苦痛情緒,卻顯得敷衍、連安慰都不認真。
前幾天我就聽過類似對話。一名家長說:「孩子搞不清楚字的方向,老師也提醒該注意,怎麼辦啊?」另一位家長回:「沒問題啦,那種狀況很快就會好。」讓一旁的我聽得滿腹狐疑。站在兒童專科醫師的立場,或許那名孩子真的需要特殊教育協助,安慰者是憑藉什麼理由認為「一定會好」呢?
若只是日常的寒暄閒聊,我們大概不會期待獲得安慰,所以能接受他人如此回應。但當我們真正為一件事煩惱、想跟人聊一聊時,對方願不願意跟我們同在,甚至跟我們「惱人的情緒」同在非常重要。
只是,如果沒有經過鍛練,一般人很難待在痛苦的感覺裡太久。一通電話聊20分鐘,或許還能承受;但如果天天都談重覆的內容,大概3天就受不了。如果對方需要一而再、再而三訴苦,代表「痛苦點」難以消化,或摻雜著個人執著無法脫離,往往得花很長時間修復,也可能需要專業的協助。
訴苦的背後,避免話中有話
前面我們梳理了「安慰別人」的要件,現在換個身分,想「被好好安慰」的朋友,其實也有注意事項。
想一想夫妻之間,當老婆向老公哀怨:家事永遠做不完、孩子總是學習落後、壓力好大、心情好差。這時老公會怎麼做?是立刻給對方打氣、喊聲辛苦了,還是裝沒聽到?
又假如老婆提到最近冒出好多白髮,老公會表達「老婆妳辛苦了」的關心之意?還是會惡言批評「你怎麼還有時間想這些」,或是狠酸「你的問題不在白頭髮,身材不好,頭髮全黑也沒用」?
通常,這2種情境的真實回應都是後者居多。但為什麼我們想獲得安慰,卻經常被如此對待?
這是因為聽到旁人訴苦,人會啟動偵測雷達,檢視訴苦的背後,是否指涉到自己的成分?一旦察覺不對勁,就會退避三舍,等到確認沒被指責,才會啟動「安慰模式」。
當老公在老婆的話語裡嗅到指責意味,人的天性會避免麻煩,脾氣好的選擇「閃」過話題,修養不好的則出言攻擊。如果想尋求安慰的訴苦者能覺察這點,避免話中有話、夾帶指責,想被好好安慰並非奢求。
因此歸納整理起來,想好好安慰深陷痛苦、挫折的親友,要先確認出自真心真意,並確認自己處在有時間、有心力的狀態。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安慰模式」裡,謹記「什麼話都不說」更勝「隨便說點什麼」。
再來,也不要想快速簡化對方的困難。如輕易說「問題很小」,只會讓對方自覺感受遭到否定;不要說「你想太多」、「你太悲觀,愈悲觀會愈容易有惡運,樂觀才會招來好運」。這種把問題歸咎於對方的話,也無法發揮安慰效果。
能被正確了解,就是最好的安慰
除了知道「不要」做什麼之外,想好好安慰對方,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我建議從感興趣、好奇的心態出發,了解對方無法跳脫痛苦的理由,給予真心陪伴。譬如可以說:「你可以再多說一點嗎?」,試著了解對方的受困點與執著,或許是為了維持某種價值觀而選擇忍受。這些深埋其中的原因,常常需要花時間挖掘才能明瞭。若只聊了十幾二十分鐘就急著下判斷,我們應該要有覺察自己可能已浮現逃避心態,需要重新調校,進入真心陪伴的「安慰模式」。
「能被正確的了解,就是最好的安慰」。如果想再進一步,還可以陪著對方聊聊,共同找出是否有哪些方法,既能保有自身堅持的價值,又能遠離痛苦?或重新審視尚未嘗試的方法裡,是否藏著轉機與實踐的可能?
謹記,在陪伴的過程中,不要主觀批判或直接給予建議,對深陷婚姻之苦的人,更別輕易喊出「那就離婚吧」的建議。懂得尊重別人對生命的堅持,才能讓安慰暖進心裡。
談了這麼多安慰的 Do & Don't,可以發現能同理他人,願意與對方的情緒「共振」十分重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或許我可以分享自己的小方法。
長久以來,我一直保有這個習慣:記錄下生活中的負面感受,並列出三個難以脫離的原因。例如,工作常被老闆責備但又很難下定決心離職,一是需要薪水、二是無法把做一半的事情丟給別人,三是跟同事感情很好,怕新環境同事不見得好相處⋯⋯。從覺察自己的無能為力與無法改變開始,我們會慢慢累積出一本屬於自己的「人生無可奈何」經驗大辭典。
透過這個過程,我們會慢慢懂得,並非任何事情都是理所當然,每個微小的改變都不簡單!遇到別人訴苦,如遭男友劈腿,傷心難過卻不分手;若曾走過這個「人生經驗辭典」的洗禮,我們就比較能從同理出發做為安慰起點,進而覺察對方難處,幫忙找出3個原因供她衡量。這種安慰的方式,相信會比起直接批評對方是渣男不值得等待,更能達到療傷的效果!(陳康宜整理)(責任編輯:陳奕安)
【內容整理自《親子天下》Podcast 「關係相談所 EP19」】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旭川少女凍死事件—殘酷的背後還能留下什麼?
犯錯的孩子 看不見的傷
生育不只是女人的事,少子化議題下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