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對陸曝險續減 首見期貨子公司退場

中國大陸經濟風險增高,我國金融三業對陸曝險繼續下探。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2024)3月底,金融三業對陸曝險1371億元,年減1,460億元,且出現首家期貨大陸子公司解散清算,正式退出大陸市場,壽險業更年降逾3成,估計今年底金融三業對陸曝險將跌穿兆元。

隨著台商轉戰東南亞市場,加上2018年起受到中美貿易戰衝擊,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升溫,我國金融三業便逐年降低對陸曝險,每年約以千億元減速下滑,對中國市場全面縮手。以今年首季金融三業對陸曝險單季衰退約142.5億元推算,預估2024年底前,整體金融三業對陸曝險就會跌破兆元大關。

今年第1季金融三業中,以證券期貨投信業季減8.6%最大,主因是有1家期貨大陸資訊子公司解散,清算後約1.56億元資金匯回台灣,使得證券期貨投信業對陸曝險降低。這也是首見台灣期貨大動作解散清算大陸資訊子公司,目前僅剩2家大陸資訊子公司,因此3月底期貨商對陸曝險降到0.9億元。

同時,證券商也收回對陸財務性投資,曝險金額僅90.4億元,投信顧維持26.8億元,總計3月底證券期貨投信對陸曝險118.2億元,季降8.6%,年跌8.3%。保險業季減6.5%,僅剩壽險業對陸曝險724億元,年墜32%,金管會表示,主因是大陸經濟下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所致。產險業早從20231月起,對陸曝險就已持續掛零至今。

至於3月底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則下探9,528.6億元,呈現連12季下跌,季減0.85%、年衰10.4%。其中又以授信年減989.86億元最多、投資年降278.76億元,曝險占淨值比來到22.1%,曝險額和占比同步寫下史上新低。金管會指出,國銀對陸曝險一路破底,主要因為大陸經濟成長率放緩、大陸債務及房地產風險仍高,促使國銀對大陸授信及投資案件持保守態度。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