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論】黃花當鮮花 吹錯大喇叭

適逢陸軍官校百年校慶,新任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校慶大典。(總統府提供)
適逢陸軍官校百年校慶,新任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校慶大典。(總統府提供)

陸軍官校百年校慶,賴清德主持校慶大典,致詞時,一口一個「黃埔精神」,把「黃埔」這老招牌,擦得鋥光瓦亮。中共那兒,也有花樣,推出各式紀念活動,包括重新開放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發行紀念郵票、中央電視台推出紀錄影片。尤其,拉攏一堆國軍退伍將校,赴對岸參加慶祝活動。

黃埔這牌位,早年很值錢,是整個國軍神經中樞,是軍系人馬認同標的。說起黃埔,後頭就會跟著「東征、北伐、抗戰、剿匪、建設復興基地」等一長串使命標語。更厲害的是,黃埔不僅僅是國軍起家寶地,更培植出大量中共解放軍大頭頭。像是林彪、陳毅、徐向前、聶榮臻、陳賡等,都是黃埔出品。甚至,周恩來還當過黃埔軍校教官。

黃埔精神象徵,並非國軍獨沽一味,老共那兒,也四面八方沾了邊。因而,有幾十年間,雙方繞著「黃埔」較勁。台灣這兒,拿黃埔當神主牌;老共那兒,純粹就是拿黃埔牽制台灣,吃台灣軍系豆腐。在20世紀,國軍老將們還活著,中共拿黃埔喊話,還有統戰效果。

到了21世紀,無論國軍還是共軍,老黃埔死得差不多了,黃埔這牌位,就有點幽靈化。如今,21世紀都過去了將近四分之一,「黃埔」已由昨日鮮花,成了今日黃花,無論台灣還是中國大陸,無論是軍還是民,有誰還真拿黃埔當一回事?在這種大環境裡,北京中南海「開運鑑定團」,顯然錯估老古董黃埔牌位價值,還搞黃埔百年校慶宣傳,壓根是吹錯了統戰大喇叭。

過去二十多年來,台灣整個社會氛圍大有轉變,對於歷史、傳統、認同歸屬,已呈分裂走勢。就拿校慶來說,到底是幾週年校慶?常吹不定向風。土生土長學校,總是從日本時代起算,譬如建中去年慶祝125週年校慶。

至於中國大陸時期創建的學校,有些從大陸時期起算,像是陸軍官校百年校慶。還有一些,以前從大陸時期起算,但現在出了花樣,大陸時期只是點綴,卻把重點放在台灣時期;像是政大,今年5月校慶,唯一主打口號,就是「在台復校70週年」。

同樣,政府部門對於自身歷史,也各有各的算法。譬如,外交部官方網頁上,所陳列「歷任外交部長」,就從政府遷台起算,大陸時期一概抹煞。而國防部官方網站,對歷任部長,則是從大陸時期,1946年國防部成立時起算。

這,就是當今台灣,對自身歷史、認同,都各說各話。甚至,連國家認同都分裂為獨派與反獨派,一個國家,二種民心。這種大環境裡,黃埔這塊百年老招牌,還剩多少認同價值?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論】金門的泥土特別軟
【鏡論】援軍明天無法到達
【鏡論】水溫愈高青蛙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