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仁遇害42年 蒙市燭光晚會悼念 籲勿忘歷史

眾人在燭光中共同悼念陳果仁。(記者朱敏梓/攝影)
眾人在燭光中共同悼念陳果仁。(記者朱敏梓/攝影)

為了悼念陳果仁 (Vincent Chin) 遇害42周年,華美博物館與羅省同源會等團體,23日晚在蒙特利公園市市政廳前舉辦燭光紀念晚會。1982年陳果仁因種族主義行為被殘忍殺害,然而兇手卻從未被判入獄;他的死亡激起美國亞裔社區的空前團結,並在全國範圍內為他伸張正義。

包括聯邦眾議員趙美心、蒙市市長黃泰平、聯邦司法部社區關係服務部前區域主任Ron Wakabayashi在內的多位民選官員以及「奪槍英雄」蔡班達、華美博物館董事會主席阮桂銘等出席了本次燭光紀念晚會。

晚會由阮桂銘主持,她表示:「我們的博物館慶祝華裔美國人的成就,但也銘記過去的歷史。我們的歷史從未被廣泛講述過,甚至許多事實已被掩蓋,直到今天還有人想要阻止我們講述和分享我們的故事。這也是今天的燭光晚會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聚集在這裡,代表著我們不會讓人們忘記華裔美國人的故事。」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致詞稱:「陳果仁被殘忍謀殺震驚了全國的亞裔社區。這是一個轉捩點,引發了第一次全國性運動,呼籲結束無意義的暴力、有害的言論和亞裔美國人在整個美國歷史上遭遇的不公。」趙美心提到,「陳果仁的事蹟提醒著我們,我們要以最強有力的方式共同反對偏見。直到今天,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亞裔社區仍舊在遭受仇恨和排外言論的傷害;因此,我們不能讓關於美中關係的言論和緊張局勢升級並禍害我們的社區,我們不能讓歷史重演。」

趙美心補充,在陳果仁事件的影響下,她於去年啟動了陳果仁研究所,以對抗針對亞裔的仇恨。作為國會亞太裔議員小組的主席,她發起並通過了新冠仇恨犯罪法案,這也是30年來美國第一部仇恨犯罪立法;同時,國會還通過了亞太裔美國人博物館研究法案,以證明亞裔美國人的歷史也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亞裔社區正在共同努力,推動公平和正義。

晚會最後,眾人點亮蠟燭,在燭光中共同悼念陳果仁。

回顧陳果仁事件,在1982年6月19日,即將結婚的陳果仁正在底特律慶祝準備脫離單身。當天晚上,他與兩名白人汽車工人Ronald Ebens、Michael Nitz發生爭執,結果陳果仁被對方毆打。對方以為他是日本人,便用棒球棍攻擊陳果仁,導致他在四天後死亡。美國經濟衰退期間,日本汽車業經常被指責是導致失業率上升的原因。底特律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區,經濟衰退尤其嚴重。

儘管陳果仁遭到暴力和種族動機的謀殺,但施暴者卻只被指控較輕的過失殺人罪。最終兩人均被判三年緩刑,從未因殺人事件坐牢,後經民事訴訟後僅被罰款3000元。陳果仁之死在全國各地引發美國亞裔族群的強烈抗議。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郭文貴一擲千金購豪宅 卻同時申請破產
間歇性斷食 華裔教授親測7個月:減重有效
南加地牛再動 大地震會來?專家:震央位置是災情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