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專案曝險上千億元 開發商盼本土融資支持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出席鏡周刊再生能源論壇澄清,國產化政策未推高離岸風電開發成本。吳馥馨攝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出席鏡周刊再生能源論壇澄清,國產化政策未推高離岸風電開發成本。吳馥馨攝


我國離岸風電進入第3階段區塊開發,躉購費率制度退場,但風電開發商紛紛表示,如今一座風場開發曝險已達新台幣上千億元,少了政府躉購費率支持,降低風險只能仰賴「企業購售電合約」與「銀行融資」相配合;因而呼籲本土金融機構支持融資,也盼政府花時間向購電企業說明為何成本這麼高,開發商不是圖利,而是創造雙贏。

鏡周刊今(14)日舉行再生能源論壇,包括SRE風睿能源、CIP、台亞風能等離岸風電開發商分享我國離岸風電發展機會與挑戰。

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表示,如今離岸風電產業面臨的成本挑戰已非特定國家或單一地區的問題,而是隨著全球離岸風電建置目標持續攀升,市場快速成長,資源爭奪戰下,大家都在追逐有限的風機施工安裝、製造量能,甚至是資金,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林雍堯指出,如今開發一座離岸風電場的曝險都是上千億元,如何讓開發商風險快速降低,靠得就是銀行融資,這需要銀行、供應鏈、開發商齊力把風險快速下降。

林雍堯表示,如今離岸風電建置成本攀升,但政府躉購制度退場,靠得就是與企業的購售電合約,才能說服銀行融資,開發商的風險正在快速上升中。他並指出,川普選舉時曾揚言要停止發展離岸風電,如今當選美國總統,一度有人說「風電完了!」但在他看來是「太好了!」資源終於可以回到亞洲。

CIP台灣區塊開發計畫財務長Thomas Correll則表示,與企業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及專案融資,是發展離岸風電產業的兩大基石,台灣從躉購費率制度轉到企業購售電合約,很不容易也有挑戰,每個專案要籌措新台幣上千億元,需要各方金融機構支持。

Thomas Correll指出,如今台灣企業購電方的態度是守株待兔、靜觀其變,期待風電售價會越來越便宜,但台灣電價其實已相對有競爭力了;另外,開發商也要藉由蓋更多風場、降低開發成本,才能兩全其美。

林雍堯也表示,離岸風電開發過程,如果遇到融資與CPPA不匹配,銀行在進行專案融資時也會猶豫,過去台灣曾有「兩兆雙星」產業,如今離岸風電的投資金額已逾新台幣3兆元了,銀行支援額度該怎麼辦?

Thomas Correll則表示,希望政府法規能更穩定,讓更多國際金融機構有信心參與專案融資;也盼購電企業能接受這樣的價格區間,而不是期待便宜價格出現,政府也建立更多平台和管道讓購電方能買到離岸風電。

Thomas Correll指出,隨著開發成本上升,現在風電價格比5年前高很多,盼政府花點時間向購電企業解釋為何價格會增加這麼多,風電開發商不是圖利,而是創造雙贏。

更多太報報導
【風電遇亂流6-3】「國產化」政策意外插曲 業者選商失利後一紙訴狀告上WTO 經濟部如何拆彈?
【風電遇亂流6-2】連公股行庫都不挺?開發商直言3-2期成本飆至每度6元以上都不為過
【風電遇亂流6-1】能源轉型遭最大亂流 離岸風電3-1期連「資優生」都卡關 歐商爆裁員潮